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内蒙古故事网  >  亮丽内蒙古   
路遇传奇:兴安岭上的蒸汽时代
内蒙古新闻网  17-05-22 16:14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驱车到内蒙古大兴安岭腹地去,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经由内蒙古的扎兰屯再到牙克石行政区域,选择的线路只有一条,而且必然要和蒸汽时代有一个传奇的相遇。

  走301国道进入牙克石的南大门——博克图镇,大约20多分钟后,便来到当地人成为“大岭”的“兴安岭”。

  这里是当地人称为“岭南”和“岭北”的分界线,每到换季,岭这边红毛柳吐芽放绿了,而岭那边还积雪覆盖。如此地势,100多年前,人们就在这里用智慧和力量开山凿石,建成了兴安岭隧道和中国的第一个螺旋展线。

  据牙克石文物保护部门记载。这里是当年在中东铁路修建过程中最为艰苦的地方。1901—1904年,为使铁路翻越大兴安岭主脉主峰,修建了全长3077.20米,宽8米,高7米,两洞口高低差为36.9米的大兴安岭铁路隧道。该隧道海拔972、6米,横贯川岭工区和兴安岭车站之间,是全国较大而又最早修筑的铁路隧道之一。

左侧为百年隧道口

  兴安岭隧道东侧山岩陡峭,东侧洞口至雅鲁河谷落差大。为了攀上足够的高度以穿越山岭,又设计修建了一座螺旋形的展线——列车在山谷上盘旋360度、螺旋绕行7.058公里后,从此前线路的“头上”

  立交越过,一路上升,才达到隧道东入口。

  笔者在网上找到这样一张螺旋展线手绘图,感谢画家弥补了历史的画面!

  看着这张图,生活在大兴安岭的我,就想起年少时,途径此地往返博克图与牙克石求学的经历,那时,乘坐火车的快乐所在似乎都集中在这一段,快到兴安岭时,车厢内开始关窗,随之灯也亮了,列车隆隆的驶进隧道几分钟后,弥漫着尾气的味道,钻出黑暗,记得西行回牙克石的时候,到了这里,火车头还要挂个车头,因为这里要盘旋爬坡,赶上夏天,车厢内的人纷纷把头探出车窗,这个时候,你就会看到自己的车尾,像变戏法一样,刚刚水平路过的铁路旁的碉堡楼,不一会,就跑到你脚下的视野里。

  瞧瞧,就是这里:

摄影 金兴国

  这张能看清上边的铁路线:

  穿过涵洞这一边是这样:
摄影 金兴国

  2007年滨洲铁路改线曲直,螺旋展线也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随后,当地政府将这个人类工业奇迹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成为今天的“蒸汽时代”主题公园。

  2008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国务院批准归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螺旋展线之中遗留下来的俄式和日式建筑:

  中东铁路原为东清铁路,是沙俄在清朝末期修筑的从俄国赤塔经中国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到达俄国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西伯利亚铁路在中国境内的一段,民国后改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兴安岭隧道是东清铁路的咽喉工程,1903年凿通后,东清铁路全线通车。20世纪90年代,她完成了百年的历史责任,成为一个经典往事。

摄影 金兴国

  说起这座隧道,人们不禁联想起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那就是“女工程师自杀”之谜。俄国女工程师莎力,提出并负责大兴安岭隧道的设计和施工。采用两侧对向施工方案,接近贯通之日时,却没有丝毫相关迹象,人们开始生疑。莎力压力巨大,无法承受,以身殉职。次日,隧道贯通,分毫不差。这传说,无人证实,也无人否定。

  无字碑位于博克图镇兴安岭隧道的山顶上,石质结构,阶梯状,呈正方形,碑高17.2米。此碑是开凿兴安岭隧道工程的坐标点,民间传说是为纪念兴安岭隧道女工程师莎力所建。

摘自网络

  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百年的坐标点定格在历史的那一刻,同注视历史变迁的隧道和兴安岭螺旋展线一样印证了沙俄在在中国疆域里借地修路,贯穿东西、纵横南北的一个骇世创意,也经历了日本人的掠夺,更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回归与重建。

  我们大多数人不曾经历的——建设,战争,和平的历史在这里一一再现。

  今日,这个冬天你无论是无心路过,还是有意遇见,兴安岭隧道和螺旋展线无论如何都是你旅途中的兴奋点!她身边的风景是这样的:

  苍茫,浩瀚,到了这里,一脚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一脚是呼伦贝尔大草原……

  驻足对话静默的遗址,是不是泛延了生命的感知?

  从这里走进去,带着历史的惊奇,到内蒙古大兴安岭腹地去,到呼伦贝尔草原去,那里的四季都是不朽的风光和人文!(作者:李晶)

[责任编辑 刘玉涵]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