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内蒙古故事网  >  草原丝路   
给牛搞“福利”的牛业合作社
内蒙古新闻网  17-12-22 11:08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阿巴嘎旗巍尼斯牛业培育专业合作社远眺

  沿着通往查干淖尔镇巴彦宝拉格嘎查的水泥路行驶约五十公里,再拐上一段砂石便道,远远的就望见了阿巴嘎旗巍尼斯牛业培育专业合作社的一大片建筑物,在蓝色的天空和金黄的原野衬托下显得格外突兀惹眼。

瞧着一对儿多壮实
当年的西门塔尔牛犊

  牛倌儿斯日古楞巴特尔骑着摩托车远远的就迎了过来,他领着我们来到一座彩钢瓦大棚内。只见棚内两侧各有一长排镀锌钢的牛颈夹。据他介绍,这两排牛颈夹共有50米长,20米宽,每天就在这里喂牛。他指着眼前正在吃草的50头牛说,喂这些牛,每天喂两顿草一顿料,每顿各5捆草,喂料则要看天气情况进行增减,每天平均200斤。

顺着斯日古楞巴特尔手指处望去,大棚内各个角落都安装有摄像头,是那种萤石云视频远程监控系统,据说人在旗里就可以进行远程监控,实现了监控的无死角全覆盖。从这里跨入另一个牛圈,满眼挤挤挨挨都是当年生产的西门塔尔牛犊,一个个黄毛白脑门儿,膘肥体壮的,鼻孔“呼哧呼哧”喷着白雾,瞪着大眼珠子看着来人。斯日古楞巴特尔介绍说,合作社最近又从通辽购进来260头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总数达到了460头,其中有80头是牛犊。这些西门塔尔牛都已经纳入到了牛业追溯体系中,从出生开始每头牛都打有耳标,可以一直追溯到它的母系根源。

牛舍里的牛卧床
牛群在安装有牛颈夹的大棚内吃草

  经过改装的巨大牛棚里,只见这里两侧也有刚才看到的镀锌钢装置,只是形状又有不同,一问才知道这叫牛卧床,有60个“床位”。牛要拉屎撒尿时,它一站起来,牛颈必定会碰到头上方的金属横杆,它就会条件反射的后退两步,这样正好将粪尿排泄到了牛卧床前面的沟槽里,而且还在牛卧床里铺上粪沫子,既干燥保暖通风,又保持了牛舍的清洁。

  一直协助这个牛业合作社进行管理的李老师介绍说,合作社在转变经营方式的过程中,感觉到再以传统落后的单一靠天养殖手段已经行不通了,于是他们结合“减羊增牛”产业政策,加快了转型步伐,开始向着科学化、集约化、规范化、规模化的方向加速度。

标准化棚圈

  从2015年开始,这个合作社已经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中国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进行合作,在这里建立了两大项目,一个是农牧场动物福利养殖示范基地,另一个是种公畜繁育示范教学基地项目,这样无疑如虎添翼,为他们的牛业养殖增加了科技含量。

  “动物福利”对于这个新鲜的名词,李老师是用这样一番形象的语言来解释的——“也就是在饲养牲畜过程中,让牲畜吃着精饲料,喝着恒温水,住得舒适干净,在这种饲养过程中生产的牛肉,肉质才会更好。将来的发展趋势是,在饲养牛的整个过程中,提倡和推广这种动物福利养牛示范模式,但是现在该合作社还只是处于比较阶段,有待于逐步由传统饲养方式向智慧牧业方式进行过渡。

充足的饲草

  熟悉牧业生产的人都知道,对于牛业养殖来说,关键就是水和草料。在供水方面,他们在水井房的后面安放一个50吨容量的储水罐,利用电力水泵提水,再通过一个冷水自动加温装置,把温水通过埋在地下的输送管道送到牛棚里,解决冬季饮牛的问题。

  在草料方面,储草棚里备有大约300吨左右的饲草。饲料则是实行以需定量,定点订购,随时送货的原则,以避免积压和储存的损失,而且每天还要根据动物福利养殖的配比要求,定时定量,严格实行科学饲喂、疫病防控、生产技术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管理。

饲料搅拌机械连接着输送带和采食槽

  在硬件设施投入上,该合作社目前已购置有青贮提升机、饲料粉碎机、饲料搅拌机。提升机自动取料后,运送到搅拌机里添加草料,连同豆饼等精饲料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再通过输送带传送到采食槽子里,牲畜就能安然进食。

  这个牛业培育专业合作社是2010年以周边牧民入股的形式成立的,这些年他们坚持改良品种,逐渐淘汰本地土种牛,一律养殖西门塔尔改良牛。合作社给入股牧民免费提供优良的种公牛,或者在集中搞人工配种的时候,入股牧民可以把自家的牛拿过来,由合作社无偿进行人工配种这两种形式进行扶持。听说最近新购进一批西门塔尔牛,远近牧民跑过来参观,还陆续买走了30多头,都是用来发展养殖的扩大再生产。

  该合作社是旗供销社参股的一家联合专业合作社,供销社把项目资金通过“以股代投”的形式用于合作社的发展,也是希望壮大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和加快肉牛生产发展步伐,使其更加符合全盟“减羊增牛”产业政策和本地“南牛北羊”畜牧业发展战略。可喜的是,巍尼斯牛业培育专业合作社不负所望,于去年被命名为2016年全区供销系统农牧民合作社示范社,真正发挥出了应有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图/范凯飞文/于立平)

[责任编辑 钟婧]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乌兰夫家人在内蒙古大学设立第三个奖学金“云亭奖”
首航相聚
一起去参加多伦诺尔观鸟节
贯彻会议精神 助力绿色发展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首例组织公务员考试作弊案:13人被移送起诉
• 行百里者半九十——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
• 全区媒体融合发展现场推进会召开
•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
• 【书记访谈】九原区区委书记刘程民:顺应新时代 加快建设包头市新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 红色基因 薪火相传——内蒙古乌兰牧骑永葆青春服务人民
• 【现场】呼和浩特街头现数百辆共享汽车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