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早晨7时许,巴彦浩特街道上的路灯还亮着,明黄色的灯光带不来些许暖意,反而处处透着一股寒意,让记者哈出的都是白气。从转盘的“骆驼”出发,驱车大概50分钟,我们一行人来到贺兰山脚下,天未亮,透过车窗看,山显得格外苍茫厚重。8点10分,我们进山到达主峰岔口,经过五分钟简单的准备,新年登高,开始了。
与一点雪都没有的巴彦浩特城区不同,刚一进贺兰山,连绵的山峦和积雪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千山暮雪”一词,让人感到寒冷的同时,也怀有一丝敬畏。一路上,老腿指挥着大家,掌控着我们前行的节奏,亦不时向我们讲解沿途路过的“关卡”,因为每一处“关卡”都是他命名的。老腿当天正好60岁,2003年7月19日,他第一次攀登达呼洛老峰,十多年来,他先后36次到达第一峰脚下,28次登顶。老腿说:“这一次,我要站在万峰之巅向即将过去的59岁深情告别!”
一路上积雪不断,按照老腿的说法,我们先走过了石沟朝阳坡、木头堆、牧人遗址1、临海向阳岛和横石沟,两旁裸露的山体和脚下被积雪覆盖的石块,似乎预示着此次登顶的艰苦。我们一行人很少交谈,因为不停说话会影响气息,导致步伐变慢,影响攀登节奏。休息也只有几分钟,大家站一站,喝几口水,其余全部时间都用来赶路。由于体力不同,一行11人很快变成了三个梯队。此时,我们成为了茫茫贺兰山之中的几处点缀,人成了风景。
山很高,路太长,前边的路程虽有树林,但时有时无,从走到牧人遗址2开始,便是一望无际的青海云杉密林,照不到半点阳光,像是行走在傍晚一样。稍微停下驻足休憩,刚刚还在走动中大汗淋漓的身体,立刻就变得冰冷。寒气不断侵袭着身体,与周围的山和密林都在考验着大家的勇气,一路上就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呼吸声和急速的心跳声,偶尔不同梯队的驴友发出一声大吼,目的是告知彼此的方位。
终于在10点35分,一行人到达亲和营地。远远地可以看到太阳光照在达呼洛老峰上,虽然还望不见峰顶,但是温暖的阳光催促着我们的脚步,仿佛到达那里,就可以去除身上的寒意。
我和顽石、小罗处在第二梯队,商量好一直走到阳光下再休息。11点01分到达新望峰营地,已经可以望见达呼洛老峰的峰顶,对于记者这个第一次尝试登山的菜鸟来说,心里默念:可算快到了,再穿过眼前的冰瀑沟就能待在阳光底下了!我们不禁加快了步伐,甚至无暇欣赏眼前的壮美景观——往日流水潺潺的河溪,凝结成洁白的“玉带”装饰在山间。此时回头望向无尽的青海云杉林,仿佛刚刚走过的路,也并不艰难。
穿过冰瀑沟,登高正式开始。12点16分,我们来到冲刺营地,这里位于海拔3000米。站在一棵松树下,向上望去,离得最近的是一块石头,老腿说它叫“望勇岩”,顾名思义,有勇气才能爬上去。我们第二、第三梯队开始享用登顶前的午餐,白皮饼、馒头、肉干配上热水,大家的胃口似乎都不错。简单的就餐后,大家纷纷将塑料袋等垃圾拾到各自的背包内。老腿说:“这是我们的规矩,只留脚印,不留垃圾。”
两名驴友由于身体原因决定不再继续登顶,他们留在宿营地,等待我们的归来。能量补充完毕,大家的精气神儿似乎好了许多,一位驴友说,走3步就又高1米,我们是真正的步步高升!
在众多登顶路线中,我们选择了一条较为“容易”的。这条路,真正定义了“爬山”,因为总要借助双手,才能安全、省力地攀过一处处障碍。特别是山坡上那一簇簇已经枯黄的“猪毛刺”,即使每个人“包裹”严密,不小心碰触一下,长长的尖刺仍能刺进皮肤里面,只有顺着山坡上岩羊的足迹,偶尔才可以避开一些。
到达“望勇岩”边上才看清楚,原来刚刚眼睛里的石块,竟是如此的巨大,足足有3米高。向上看去,远处又是一片石头群,老腿给他们分别命名为头关前、后守卫、二关口、三关前、后守卫,它们连成一片共同守卫着母亲山。到达二关口时,寂静已久的手机突然开始震动——有信号了。但此时我们已经无暇顾及手机上的提示,因为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意志的考验,好像全凭着精神力在支配大脑和四肢前进。好不容易攀爬到仰天沟口,这是登顶前的最后一关,只能仰着头爬行。10分钟后,眼前豁然开朗,我们登顶了!
此时是14点45分,经过7小时35分,我们一行11人,9人成功登顶达呼洛老峰。站在山顶,终于看见驴友口中那座山尖上的木塔,山风吹来,极目远眺,一座座山峰遥相呼应,依偎在达呼洛老峰旁边,天空像是一块蓝色的染布,顿时让人心旷神怡,驴友们向着天空发出阵阵声吼,一路的疲倦与煎熬就这样消散在3556米的高空中。
这项拼体能的活动,靠的是意志与勇气。老腿没有欢呼雀跃,静静地坐在山巅之上迎来自己第29次登顶,迎来自己60岁的第一天。他指向山巅西侧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在特定的角度,这块石头像极了一条藏獒。他兴奋地向大家介绍:“这是我第28次登顶时才发现的!”在新年的第一天,老腿与它合了一张影。
15点04分,我们一行9人按照原路返回,于19点12分回到主峰岔口。归途中与老腿闲聊,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热衷攀登达呼洛老峰?他说:“贺兰山是我们阿拉善的母亲山,达呼洛老峰是贺兰山最高峰,也是内蒙古境内最高峰。作为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作为这片土地的孩子,我觉得应该了解自己的母亲山,常来看看母亲山。特别是在新年的第一天,来到母亲山的怀里,祈福我新的一年,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登高望远,一年好景。新年伊始,为得到一个步步高升的好彩头,在2018年第一缕阳光洒落之前,记者与资深驴友老腿、顽石、蝴蝶和小罗等11人一同走进母亲山贺兰山,攀登主峰——达呼洛老峰。这座山,驴友们习惯叫她敖包疙瘩,蒙古语称作达塄浩绕,意指70个石头垒成的圈子,据老腿介绍,这是当年行政区划分时当地牧民登上去给她起的名字。《辞海》中记载,达呼洛老峰是贺兰山第一高峰,海拔3556.1米,也是内蒙古和宁夏境内的最高峰。从2014年开始,攀登达呼洛老峰成为了许多阿拉善驴友们新年做的第一件事。(记者包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