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中国梦 草原丝路 外国人眼中的内蒙古 世界各地的内蒙古人 内蒙古品牌 草原往事 音视窗 亮丽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内蒙古故事网  >  我的中国梦   
雷碧霞:芝麻官带领村民奔小康
内蒙古故事网  18-02-11 08:59 打印本页 来源:达拉特旗文明办 
 

  有句话说得好: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如果问及一个人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有哪些?一个“好名声”应该算其中之一吧。在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南伙房村一社,提及女社长雷碧霞,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26年前,21岁的雷碧霞从陕西省渭南市远嫁到南伙房村一社,从此,这个“外来媳妇”与南伙房村结下了良缘。为了让她扎根的这片土地日渐繁茂,为了让身边的父老乡亲生活越过越好,她在任职南伙房村一社社长近10年的时间里,一心扑在改善村民生活状况的工作中,为村民铺开一条幸福路。

  南伙房村一社常住户子有67户。在雷碧霞的印象中,26年前初来南伙房村一社时,村民们的生活条件非常差,房子多是土房子,坑洼的土路遇雨雪天气根本无法出行,庄稼的收成也不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那时候我就常想,什么时候才能住上砖瓦房、走上柏油路。对那时候的人来说,这就是愿望。”尽管初嫁到南伙房村时,雷碧霞的日子过得也不宽裕,但她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心助人的好品德,在村子里积攒下了不少人气。

  2008年4月,在村民的举荐下,雷碧霞被任命为南伙房村一社社长。“要说这个官也就是个‘芝麻官’,但我肩上担着父老乡亲的期望和寄托,我能回报的就是尽己所能为村民办实事。”雷碧霞说。

  2010年9月,雷碧霞带着工人开始修建靠近黄河的“兰塘圪旦路”,这也是她上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南伙房村一社原名叫兰塘圪旦,靠近黄河,每到雨雪天气和初春时节,土路就变成了烂泥路。村里面人想走串,就要穿一双雨鞋,拿一双布鞋,到了地方换上布鞋。为了尽快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雷碧霞四处奔走,联系村里走出去的能人,经过协调共筹集资金14万元,她又发动村民给村里免费修建砂石路;第二年她又筹措资金将村里所有的水渠修缮一新。如今,砂石路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前,不仅村民出行方便了,也改善了村社环境,而这条路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兰塘圪旦爱心路”。

  随着我市各项惠民工程的实施,村民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为了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雷碧霞带头在村里建起了绿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碧霞枸杞种植协会。去兰州、青海考察市场后,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现代农牧业生产。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她雇了大批村民,解决了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此外,雷碧霞还积极参加培训班,成功取得了农产品经纪人证书,经常教授村民如何科学种田、测土配方施肥等,使广大村民学会了不少科学种田知识,使粮食每亩地增产收益300—500元。为了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雷碧霞又开始学习电商经营。去年11月,雷碧霞的电子商务也开始正式运营。为了让村民都能享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经济效益,十里八村不管是谁家的农产品都能放在雷碧霞的小店上销售,对贫困户的农产品更是零差价销售,一些需要邮寄的产品,她就自己垫上邮费,绝不让村民多花一分钱。有了电子商务平台后,不少村民受益,年收入也增加了千元以上。

  “我现在是南伙房村人,为大家谋福祉,也就是为我自己谋福祉。村里条件好了,村民生活好了,也是我最大的幸福。”雷碧霞笑着说。(记者贺敬雯曹华)

[责任编辑 王彤]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