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的众多角色中,锅盖的存在感并不算高,稍微马虎一点的人就有可能洗完所有的碗,甚至都收拾干净了灶台,却无视锅盖。当然有的时候,忽视锅盖的清洁也并不是因为马虎,而是因为懒。煮锅和汤锅的锅盖还算好,不经常用的炒锅锅盖经常孤零零被撂在一边,在角落里默默地积灰,等到像睡美人一样被解救的时候,身上已经堆满了厨房里的大气与油烟的沉积,如果像庞贝的废墟一样被发掘出来,倒是能提供很好的实验材料,为科学和考古学做出一番贡献。
好像是在冯梦龙整理的笑话集里有一个故事,说夫妇俩都很懒,也很穷,夜间有小偷光顾,两个人都听到了也懒得起床,听到小偷摸不到什么值钱物件,就把厨房里的大铁锅拿走了。第二天夫妇四处查看,喜出望外,原来他们常年不洗锅,小偷只是把一厚层锅巴剥走了。像这么懒的人就算不多,大概也是有的。连锅都不洗,锅盖肯定更不洗了。不过也有可能连锅盖都没有,毕竟古代人的大铁锅就算负担煮饭煮汤的任务,也不怎么用锅盖——煮饭多半是用木甑子,有盖子也是木头的。
锅盖其实还是有很大作用的,炖汤和蒸菜的时候没有锅盖万万不可。不过有些地方的锅盖用途就让我有些糊涂,比如西南有些地方的竹编锅盖,大概只能起防尘的作用。还有些地方,用木头锅盖,似乎起的作用只是止沸,锅比锅盖大,锅盖直接就在沸腾的食物表面载沉载浮,我一直很好奇,这类锅盖是否需要有特殊香味的木材来做,泡在汤水里就释放出浸染全局的味道,好比一枚巨大的香料。
不管是哪一种锅盖,都需要好好清洗。现在很普遍的玻璃锅盖,虽然只要有点蒸汽就几乎看不到锅里食物的状况,似乎与设计者的初衷相去甚远,不过要是不认真清洗的话,这些蒸汽留下的痕迹,就会像玻璃杯子上没洗干净的水迹一样,非常显眼。木头的锅盖现在用的人可能不多了,一般可能是使用甑子来蒸饭的家庭才会拥有,他们很有可能是非常死硬的厨房复古主义者,多半岁数都不小了。木头锅盖就不仅是洗的问题了,还需要养护。在南方,冬天长期不用可能容易开裂,夏天长期不用又容易发霉,在北方大概没有后一个问题,但是前一个问题可能全年都存在。养护得好的木头甑子和盖子一起配合,蒸出来的米饭有电饭锅和砂锅焖出来的米饭所没有的特殊香味。
砂锅锅盖最大的问题和砂锅一样,就是太易碎。配不锈钢的锅盖甚至玻璃的锅盖都不难,但是砂锅以及紫砂电炖锅的锅盖要配起来就很难。我们家的砂锅锅盖因为大小差不太多,现在勉为其难地客串电炖锅的锅盖,颇有“一仆二主”的感觉,假如赶上两个锅都要启用的情形,立刻在厨房里制造出某种很有金融危机的气息,好比平时两个锅盖盖三四个锅的拆借能手,突然资金链完全断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