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今年32岁,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曾先后在卓资山镇政府,县政府办,县委办、县纪委工作。多年来,不论工作岗位如何变动,他都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良的工作业绩赢得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2017年王韬被下派到复兴乡拐角铺行政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忠实履行“第一书记”职责,全面培育全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倾心为村民做好精准扶贫各项服务,在县委政府对全县“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业绩考核评定中获得第一名,受到各级领导和群众的称赞。
对于一直在机关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确是一个新的考验。王韬既感到组织上的信任,又深知责任的重大和工作的艰巨。上任伊始,他迅速与拐角铺村“两委”班子对结,了解掌握基本情况后立即展开工作,带领帮扶工作队深入各村组,走遍了全村贫困家庭,走访了村里的致富能手,及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掌握贫困村基本情况后,王韬同“两委”班子对贫困户贫困根源进行了认真分析研判和分类,准确制定脱贫对策,做到扶贫工作有得放失。王韬深知,要尽早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实现整村脱贫攻坚奔小康的目的,首先要加强村党组织核心建设,抓好村“两委”班子这个基础。他以完善村级党务政务制度建设为切入点,每周坚持一至两次集体学习,深入学习各级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和精准扶贫政策,同时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规范村级党内活动。除召集村民集中宣讲扶贫政策外,王韬还经常深入各村各组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对行动不便无法召集的村民,登门入户宣传和贫困群众交心谈心,答疑解难。
“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用真情实感做好群众工作,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这是王韬经常对工作队说的话,也是他忠实践行共产党员品格的具体表现。
2017年,拐角铺河道内一采砂户挖坑,致使村民水井水位下降,人畜饮水受到极大影响。发现这一情况后,王韬立即协调有关部门予以制止并责令其恢复原貌停止作业,及时地维护了村民的利益。去年秋季,该村马铃薯丰收,但因市场原因销路不畅,出现了马铃薯滞销问题。王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立即向单位领导汇报并发动机关党员干部多方联络寻找客户,为村民找到了销售马铃薯的渠道,实现了增产增收。冬季,因该村生猪养殖数量增加,一时出现了猪肉销售难的问题,村民心急如焚。王韬再次发动机关干部并利用各种社会关系联络亲朋好友积极订购,很快帮助村民以不低于市场的价格把猪肉销售一空,使村民深受感动。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王韬总是以真情实感赢得群众拥护,村民有大事小情总愿找他帮忙。他用实际行动在群众中塑造了担当尽责、亲和为民的党员形象。在成绩面前,王韬不骄不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和干劲。为了早日实现整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他坚守在扶贫第一线,同工作队员和“两委”班子一起,精心研究2018年的精准脱贫计划和发展项目,走村串户督促指导脱贫工作,在扶贫第一线奔波不息。(记者冯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