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天使妈妈,用爱撑起“欣欣之家”
内蒙古新闻网  18-05-16 16:22  【打印本页】  来源:达拉特大城小事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因身体的缺陷,他们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自由行走、正常交流,他们的家庭因此而陷入困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脑瘫儿。达拉特旗欣欣儿童康复中心的创办人闫春霞用一生诠释了一个角色——“妈妈”。她是女儿欣欣的妈妈,也是欣欣儿童康复中心所有患儿声声呼唤的“闫妈妈”。

  2000年闫春霞的女儿欣欣出生,闫春霞迎来了她平凡生活里重要而喜悦的一天,初为人母的她将自己无尽的爱倾注到这个小生命身上。然而天不遂人愿,就在欣欣一周岁多时由于高烧、缺氧导致重度脑损伤,运动、言语、知觉、智力都严重受损并伴有癫痫。从此,照顾女儿、四方求医便成了闫春霞生活的全部。她带着女儿奔波于北京、上海等地的各大医院,为女儿问询求诊,然而医生的诊断让她近乎奔溃“欣欣只能活到七八岁,做好心理准备!”看着可爱羸弱的女儿,闫春霞肝肠寸断,但伤心过后,她坚强而倔强的站了起来,“不行,我要陪她走更远的路,要让她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闫春霞不得不含泪带着女儿回家......为了不让女儿就此中断治疗,在焦急无奈中,闫春霞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开一家康复中心,为欣欣,为乃至更多像欣欣这样的患儿提供治疗”。

  闫春霞四处筹措资金,克服没有教学场地、没有专业教师等种种困难,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2011年,达拉特旗欣欣儿童康复中心正式开办了。在闫春霞多年的用心经营下,欣欣康复中心逐渐被社会认可,全国各地的患儿慕名而来,她引进的康复治疗技术“神经平衡疗法”在全国仅有2家,在鄂尔多斯则是首创!为了干好这项神圣的事业,给患儿带来能顺利入园、能生活的希望,闫春霞在照顾女儿之余,通过上网查询、翻阅相关书籍、与专家交流、参加特殊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学习。她跑遍全国各地参加相关培训学习,提升自我,她肯下数倍的功夫钻研。她从一个零基础的外行,成为专业人士中的“优等生”。如今欣欣儿童康复中心从过去的2名工作人员发展为23名工作人员,为220名脑瘫儿童提供康复治疗,为患儿争取补贴资金300多万元。他们在闫妈妈的无尽关爱及治疗下,病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患儿们或是比划手势学唱儿歌,或是攀附道具做平衡练习,通过治疗,患儿有的能生活自理,有的能顺利入园,闫妈妈挽救了这些在痛苦边缘挣扎的家庭。

  经过努力,中心被鄂尔多斯市残联评为脑瘫、智力障碍儿童定点康复机构,2016年被民政厅评为“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4A级”。2012年,闫春霞被鄂尔多斯市妇联评为“贤德智,魅力母亲”荣誉称号。

  闫春霞,一个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怀着对女儿的爱护、对脑瘫患儿的无尽关爱和对事业的执着精神,坚韧前行,一声“闫妈妈”饱含着喜悦、坚强、积极向上……一声“闫妈妈”,书写了一篇从小爱到大爱的华美篇章……


[责任编辑: 刘晓霞]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