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杜第一“牛”——记科右中旗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驻村第一书记佟久成
内蒙古新闻网  18-07-20 11:02  【打印本页】  来源:兴安日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科右中旗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驻村第一书记佟久成一直坚守的扶贫信念,更是他加入中旗吐列毛杜镇元宝屯嘎查脱贫攻坚队伍后驻村工作的真实写照。

  佟久成担任吐列毛杜镇元宝屯嘎查第一书记以来,肩负重任,兢兢业业,用行动践行“俯首甘为孺子牛,真情帮扶解民忧”的帮扶精神。

  “初到吐列毛杜,我内心是不踏实的,甚至是有一些不情愿。”佟久成回忆刚接到任务时的心情说道。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佟久成曾任杜尔基镇西林化嘎查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西林化嘎查的面貌焕然一新,与当地老百姓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但身为老党员的他很快就整理好思绪,深入吐列毛杜镇元宝屯嘎查重新开始了一段攻坚克难的征程。基层干部不仅要面临错综复杂的繁琐工作,更要历练守得住偏僻村落的孤独和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唯有走过泥泞的土路,坐上百姓的炕头,才能真正了解百姓的疾苦,为百姓做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为此,他走遍嘎查,入户调查,掌握情况,协调解决矛盾纠纷……无怨无悔地奔波在带领嘎查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

  完善基础设施,激发发展动力。“旗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积极为我们争取项目扶持,协调修建水泥路,原来雨天出门都是泥,晴天也是尘土飞扬,现在修了水泥路,我们心里也跟着敞亮了。第一书记来了,我们就更放心了。”说到水泥路,元宝屯嘎查达刘海金有太多感慨。佟久成还雇铲车、四轮车带领党员、群众清理垃圾,打扫街道卫生。在他的带动下,整修庭院、打扫卫生的人多了,打牌喝酒的人少了;讲文明倡新风的多了,陈规陋习少了。

  心系困难群众,全力为民解忧。佟久成日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下乡入户,与老百姓“唠家常”,慢慢地,他俨然成了一位真正的“坐地户”。元宝屯共有贫困户46户、123人,佟久成用最短的时间了解所有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实际难处。当他接触到一个耄耋老人乌力吉白拉时,发现老人儿子外出打工,家中只有老两口相依为伴。但是乌力吉白拉老人身为一名老党员,老骥伏枥,他想用自己的双手再给社会作贡献。佟久成和嘎查“两委”班子为了实现老人的心愿,也为了解决嘎查办公室的供暖问题,询问老人是否愿意给嘎查办公室烧锅炉,并给老人每月1000元工资。老人特别高兴地说:“太好了,不给钱也行,想不到我这一把年纪还能派上用场。佟书记还是信任我老头子哩。”在寒冬腊月,元宝屯嘎查办公室也是暖暖和和的,暖和的不仅是嘎查办公室,也是老党员的心。

  推进产业扶贫,探索发展新路。为使嘎查走上产业发展之路,佟久成积极引导贫困户购买基础母牛,并带领贫困户前往杜尔基镇等地挑选牛,学习养牛知识。基础母牛一拉回来,就有牛犊出生了,这让受益的嘎查贫困户笑开了颜,产业扶持初获成效,因此佟久成也被老百姓亲切地称赞为“毛杜第一牛”。不仅“牛”在牛的质量高、收益快,还“牛”在百姓的思想工作做得好。

  扶贫之路要怎么走,他心中有计划,脚下有力量。为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佟久成对甜菜种植进行大量调研,去甜菜种植基地参观,在网上学习甜菜种植技术。下一步佟久成计划推进“一村一品”工程,积极带领百姓引进甜菜,促产增收,带领贫困户脱贫摘帽。(希吉日 刘丽)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