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有个“好闺女”——王巧凤
内蒙古新闻网  18-08-07 11:27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新闻网

  “巧凤这娃娃人长得好,心眼更好,就像俺的闺女一样。”提起帮扶责任人王巧凤,包头市固阳县兴顺西镇佘太河村冯圪卜村组79岁的金兰芳老人赞不绝口。老人口中的“好闺女”王巧凤是兴顺西镇驻佘太河村帮扶责任人,在她到佘太河村工作的三年时间里,老人家里大到修房改造,小到买衣送药,这些她都亲手操办过,这些老人也一一记在心里,打心眼里念着她的好。

  说起王巧凤,其实本不是佘太河村人,她家住兴顺西村,曾先后任兴顺西村会计、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2016年,她异地到佘太河村任党支部书记、帮扶责任人。

心系百姓 异地受命 勇于担当

  2016年4月,固阳县各镇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中,而兴顺西镇佘太河村却因村党支部书记患病,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接手,面临群龙无首的窘境。紧急之下兴顺西镇党委决定异地任命王巧凤担任书记。

  “党让我干啥就干啥!”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改造难度大、基本情况不熟悉、群众对女干部不认可等重重困难,王巧凤丝毫没有退缩。上任后,她主动协调村两委班子成员,科学合理调配人员,亲自深入到施工现场,亲自规划设计,与群众贴心交流、促膝长谈,做好群众解释工作。在当时黏土砖紧张的情况下,王巧凤主动联系砖厂、砌块厂,为群众解决了施工材料,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和速度。经过一番辛勤工作,佘太河村委下辖的五个自然村在当年拆除了近200户危旧土房,新建了170户新房,危房改造顺利完工。佘太河村两委的其他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农业产业、美丽乡村、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走在全镇前列,在年度实绩考核中,被评为先进。

舍家为民 兢兢业业 攻坚克难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王巧凤在佘太河村大显身手的关键时刻,她的丈夫病倒了,病情很不乐观,需要长期休养,定期检查。她一面悉心照顾丈夫,一面处理日常工作,检查村庄改造进度、为贫困户谋划产业发展路径,包括扶贫鸡长势怎么样、圈舍盖得怎么样、井打好了没……说是回家照顾丈夫,其实她每天绝大多数的时间在村里。

  东佘太河村一直面临变压器功率小、农民用电困难的问题,王巧凤知道后,积极联系上级部门,协商更换变压器,经过几番周折,不仅换了一台100千瓦的变压器,还争取到了2眼深井的惠民政策,以解决供水紧张,无法发展水浇地的窘境。缺水问题解决好后,她便与固阳县财政局土地整理项目办积极协商,争取到5000亩水浇地项目。

  营盘壕村在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即将完工时,一度面临资金紧缺,施工队无法继续工作的困境,王巧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四处奔波、多方筹资近9万元,解了当时的燃眉之急。村里的国贫户樊志刚,本来就生活贫困,妻子又患重病住院进行治疗,费用达30余万元,一家人陷入了绝境,王巧凤几经周折联系到了帮扶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捐款1万多元。

  村里的事忙不过来,家里的事自然就顾不上。“说老实话,有时我忙得都忘了给老伴做饭,只能靠他自己在家里凑合着吃,说是休养需要人照顾,其实全靠他自己。”说起这些,王巧凤满脸的愧疚。

  村民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用自己的真心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2017年3月,王巧凤被评为固阳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主动让贤 不忘初心 助力脱贫

  “我都是快60的老太婆了,能力也有限,年轻人有闯劲,有想法,还是让他们干吧!”2017年4月,王巧凤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主动提出将佘太河村党支部书记一职交给新晋的年轻干部贾玲龙。但她舍弃不了这片她亲眼见证改造过的土地,又主动申请作为镇干部驻村帮扶,地点还是佘太河村,一方面让新任书记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另一方面开始她的另一番事业。

  驻村帮扶一年来,王巧凤带领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进村入户摸底贫困户,建档立卡,更新数据,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和脱贫措施,通过落实种养殖业等产业项目促进脱贫工作。提起这个,村民李占福感慨颇深。

  现年63岁的李占福是村里有名的国贫户,2015年老婆患癌症,虽举债十几万元治疗,也未能挽留住妻子的生命。了解到他家里的情况后,王巧凤为他制定了种植业+养殖业双管齐下的产业脱贫规划。今年,李占福种植了油葵、菜籽、小麦近百亩,还喂养了3只猪,1只种公羊。“我算了一下,今年下来,纯收入应该能上万元。”提起现在的日子,李占福信心满满,“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共产党帮咱们,咱们个人得往起站了!”

  现在,同李占福一样,佘太河村所有的贫困户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产业项目覆盖。而作为帮扶责任人,王巧凤丝毫没有放松要求,时刻把佘太河村扶贫工作挂在心上,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进村入户宣传产业政策,积极动员贫困户开展种养殖项目。她,将自己的满腔热情播撒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用自己的行动时刻践行着共产党员的承诺!


[责任编辑: 杨璐]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