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使命在肩头,脱贫致富在路上。近年来,乌海市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扶贫干部,他们深入基层一线,用自己的热情与智慧打开了贫困户致富的大门,这其中就有丁雪佳忙碌的身影。
2017年12月,丁雪佳被选派到乌达区乌兰淖尔镇富民社区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入农户下田地,抓党建促扶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开拓了富民社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新局面。
丁雪佳驻村的第一件事,便是挨家挨户走访,深入了解富民社区278户基本情况,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在他的民情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家各户的人口、耕地、就业状况、收入来源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需求。每隔一段时间,他就翻阅记载本子上的资料信息,看一看哪家的基本信息有所更新,哪些人的困难需求还未解决,然后明确目标,抓紧落实。
2012年,刘虎义因意外事故导致腿部残疾,无法进行体力劳动,每月仅靠低保金生活。他居住的旧平房,由于年久失修,房屋裂缝,已属危房。丁雪佳了解情况后,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他的危房问题。2017年底,刘虎义用旧平房置换了永昌佳苑小区一套57平方米的新楼房,心里乐开了花。
虽然住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刘虎义每月仅靠几百元低保金维持生活,日子过得拮据。为改善他的生活,丁雪佳联系就业部门,为他找了份社区公益岗,改善了他的生活状况。现在,刘虎义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生活更有奔头了。
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为帮助贫困户找到符合自己的脱贫致富路,丁雪佳多次入户了解贫困户的需求与困难,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为贫困户搭建想干事、能干事,想脱贫、脱真贫的发展平台。
“能有现在的好生活,真是离不开丁书记的帮助,他让我对生活越来越有信心了。”贫困户赵恩堂告诉记者。
赵恩堂是富民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妻子因患脑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给妻子看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再加上两个孩子上学,一家人的生活十分困难。
得知情况后,丁雪佳通过健康扶贫政策为赵恩堂一家申请补贴。现在,赵恩堂的妻子看病除享受去中医名医馆看病抓药减免费用、住院享受医保报销外,还享受了健康扶贫的报销补贴,大大减轻了生活压力。
为使赵恩堂一家走出困境,丁雪佳便向有关部门申请将闲置的土地免费提供给赵恩堂耕种,并为他办理了5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帮助他购买果树苗,发展果树种植。看着园子里长大的果树,赵恩堂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打算果树挂果以后开个采摘园增加收入。在扶贫政策支持下,赵恩堂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刘虎义、赵恩堂只是富民社区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丁雪佳还根据贫困户个人发展意愿,积极帮助他们发展庭院养猪、种植果树、饲养家禽等,助其增收脱困;携手包联共建单位、贫困户帮扶单位开展农产品采摘活动,解决社区农产品销路不畅的问题,打开了农产品的销路。
除此之外,为创新基层党组织学习方式,丁雪佳成立了一支由党员、种植大户、养殖能手、居民代表、贫困户组成的先进学习交流队伍,为贫困户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强党性教育修养提供了交流平台。他带领贫困户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开展“七一”党建活动等,不仅让贫困户感受到祖国的繁荣与发展、共产党人的初心与热忱,更激发了贫困户不懒惰、不掉队、不服输的脱贫动力。
丁雪佳用无悔书写忠诚,用热血铸就党魂。他的敬业与热情让富民社区14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深受感动,受到社区居民夸赞。正如他常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赵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