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乡亲们的主心骨——记第一书记曹智勇
内蒙古新闻网  18-08-07 17:21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曹智勇,呼和浩特市委政策研究室编研处处长。现在他的身份则是武川县二份子乡党委副书记、扶贫办主任,黑浪壕村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二份子乡驻村工作队总队长。自2017年3月他被选派到武川县二份子乡黑浪壕村任驻村工作队队长至今,他全年实现实际驻村260天以上,当地的乡亲们早已把他当成了主心骨,有什么大事小情都要找他商量。

  2017年,曹智勇刚驻村就赶上了两个自然村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他一边帮助村民们搬家,一边唠家常,了解村情民意。得胜泉村的侯二虎老人动情地说:“还以为你们这些上面来的官干不了这些脏活、粗活,没想到还挺利索。”二份子乡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单一,除去看电视、“串门”聊天外,再无其他活动。曹智勇在与村党支部书记白铁旺攀谈过程中得知,村里已十多年没有举办过大型文艺活动,于是他多方协调,邀请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演职人员进村,举办以“助力精准脱贫、全面奔赴小康”为主题的3天6场扶贫政策宣传文化活动,通过地方二人台和京剧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扶贫及惠民政策,提高了政策的知晓度,同时还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这是黑浪壕自然村徐明眼老人总挂在嘴边的话。徐明眼的老伴瘫痪多年卧炕不起,两个儿子均已进城工作,闺女远嫁他乡,剩下老俩口相依为命。曹智勇在家访中看到老人躺在气味难闻、蚊蝇肆虐的屋里微弱地呻吟着,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了解到全村瘫痪卧炕不起的老人有3户3人,生活都十分困难的情况后,他随即联系相关部门,邀请市、县残联和专家组到村入户为瘫痪老人办理了残疾证,并及时拨付了当年的护理费和残疾人用品,缓解了瘫痪老人们的困境。同时又联系市红十字会为贫困人员争取到100套服装,分发给缺少御寒衣物的孤、寡、残老人和贫困人员,让他们顺利过冬。

  曹智勇担任二份子乡扶贫办主任以来,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会同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研究动态调整相关工作事宜,并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及工作流程图,历时25天进行政策宣传、常住户摸底,参与召开15个行政村中7个村的村民评议会,现场为村民解答此次动态调整政策有关事宜,由于二份子乡地区生态移民、土地流转的特殊性,存在很多与动态调整政策擦边的硬性问题,曹智勇逐一进行化解,按照上级的时间要求,完成了全乡的2017年扶贫对象精准识别、退出、返贫、标注脱贫、稳定脱贫、清退等工作,并将调整后的新数据及时上报县里。

  在整理贫困户档案的时候,三本台账的佐证材料、核算表、会议记录脏、缺、乱、差,逻辑结构混乱,全乡981本档案就是翻看一遍也至少得一个半月时间,况且是修正、补缺、出新。为统一标准达到准确率百分百,曹智勇决定在保留佐证的前提下彻底革新,研制了电子版本系统,将贫困户所有信息统一录入,按村分类逐一对账核实确认,历时40天全部完成,经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多次检查验收一致通过。

  在驻村期间,曹智勇多次走访慰问在村大龄党员,主动联系外出党员,召开党员大会,重温《党章》;学习“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意见,让参会党员认清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并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强党建宣传,建立宣传长廊和“党员之家”活动场所,不断强化党员教育工作,切实履行好党员义务,发挥党员先锋引领示范作用,确保村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如今,曹智勇还在坚持写着驻村日记,从这本厚厚的日记中,记者看到了他扎根革命老区,尽其所能全心全意帮扶农民脱贫的真情实意。(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云艳芳)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