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黄茂营乡南窑村,吕远成(左)在村民张有家询问生活情况。仲夏时节,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黄茂营乡南窑村的田间地头,身形清瘦、皮肤黝黑的驻村第一书记吕远成正忙着四处奔走。58岁的吕远成,是一名拥有34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曾是察哈尔右翼前旗民政局副局长,2015年主动要求驻村扶贫,当年9月来到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黄茂营乡南窑村。他环村巡看,梁上坡下全是旱地,没有一亩水浇地,撂荒一片,看着心酸。于是吕远成带着村干部,联系水利局、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争取到专项资金给村里打了17眼水井。4000多亩的旱地从此变成旱涝保收的水浇地。出村的土路坑坑洼洼,制约了脱贫,吕远成积极向上申请,修起4.2公里的水泥路,与旗高速路连通。如今,新建设的移民新村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吕远成把近期的工作重心调整在这方面,希望更多村民能早日住上新房。在奔波忙碌一件件大大小小的脱贫事务中,他越来越摸到了门道,与村民的心也贴得越来越近。短短近3年时间里,南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铺设的水泥路把封闭的小山村与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绿油油的田地让农民看到了丰收与希望,移民新村中崭新的砖瓦房里也总能听到欢歌和笑语。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这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黄茂营乡南窑村新铺设的道路和改造的水浇地(6月2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黄茂营乡南窑村即将竣工的移民新村(6月2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6月27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黄茂营乡南窑村的移民新村,吕远成(右一)在了解新房建设情况。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这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黄茂营乡南窑村全貌(6月2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6月26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黄茂营乡南窑村集中流转的水浇地上,吕远成(右)与种植大户薄巨英查看甜菜生长状况。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6月27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黄茂营乡南窑村,吕远成(右一)闲暇时与村民交流。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6月27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黄茂营乡南窑村,吕远成正在为自己种植的蔬菜锄草。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6月26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黄茂营乡南窑村村委会,吕远成(左)与扶贫工作队的同志一起整理贫困户档案。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6月26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黄茂营乡南窑村,吕远成(左)与靠着养牛成功脱贫的王占元商量下一步的养殖计划。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6月26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黄茂营乡南窑村集中流转的水浇地上,滴管设备在为百亩甜菜地浇水。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