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在市委办公厅工作的郭勇被安排到固阳县任怀朔镇党委书记。从到任两个月就走遍154个自然村,到两年来一次次与贫困户促膝长谈,他真正担负起了带领怀朔人走上美好生活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金点子直击“要害”
“因懒致贫”管理系统、边缘人群检测……在扶贫工作中,郭勇以改革的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务实举措。这些办法直击问题“要害”,解决了许多让扶贫干部头疼的难题。在当地百姓眼中,郭勇成为扶贫路上难不倒的“当家人”。
在扶贫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户,他们“等靠要”思想严重。扶贫干部费尽心力也很难扭转他们的思想。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郭勇带领班子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经镇党委研究,制定了《贫困户“因懒致贫”观察鉴别和动态管理办法》。这套管理系统详细制定了8条鉴别办法和鉴别程序,那些有能力却不愿意自食其力脱贫的人,会被按程序清退处理。
除此之外,郭勇还在全市率先提出对边缘贫困人口的监测。针对处在贫困线边缘、存在致贫风险的农户,探索建立了边缘人群动态监测系统,对他们实行动态监测、提前干预。一旦这些农户因为某些原因掉到贫困线以下,政府的扶贫措施立即可以跟上,让他们能够最快享受到扶贫政策尽早脱贫。这样就有效防止了断崖效应,市扶贫办在全市对这一做法进行了推广。
扶贫就抓一个“实”
8月13日,记者来到怀朔镇时,郭勇正在给全镇驻村第一书记开2018年贫困户农副产品预订推进会。
贫困户手里有什么产品、有多少,扶贫单位要买些什么,什么时间点能卖出什么产品……郭勇要求驻村第一书记制定出详细的安排计划表。
年初摸底预估、年中对接、年底销售,郭勇帮贫困户打通了脱贫的整条路径,用他的话来说,“脱贫工作就一个字——‘实’。”
这份“实”,实实在在落在贫困户身上,贫困户自然也能实实在在感受到。怀朔镇阳湾村贫困户刘云江就是受益者之一。
58岁的老刘一见郭勇,便高兴地上来握住了他的手。老刘告诉记者,在他曾山穷水尽对生活毫无想望的时候,是郭书记一次一次来到家里,给他鼓劲。在郭勇的鼓励下,老刘一家一天天过上了好日子。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老刘养了15只羊、100只鸡,如今不仅还完了当初欠下的16万元饥荒,每年还有近3万元的收入。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户过上好日子,郭勇带领班子立足村情实际,坚持因户施策,不求“大而全”,坚持“小而精”。积极发展鸡、猪、羊等传统养殖产业,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农户外,全镇70%在村产业全覆盖。
在提升地区发展动力方面,坚持产业扶贫、产业脱贫主导思想,在郭勇的积极推动和争取下,建成了西北地区最大的建华禽业100万只青年鸡育雏基地,通过“企业+贫困户”合作带动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扶贫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三项制度”深入扶贫最前沿
支部设目标、党员定职责、学习设专题,郭勇通过“三项制度”把基层党建工作延伸到了山区最深处扶贫最前沿。每一个人的职责定得清清楚楚,农村党员不再“图挂虚名”,在扶贫工作中争做先锋模范,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37.7万元。
在倾力持续抓好民生建设中,郭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线一带”发展思路,推进产业和人口向固百、卜新两线集中,着力打造10万亩油菜花农业观光旅游带。三年来,累计吸引观光游客近10万人次,拉动当地消费500余万元,农民户均增收约1500元。
在郭勇的率先垂范下,2017年怀朔镇国家级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588户、1110人,贫困发生率降低到3%以下。(记者 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