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推动发展 汗水打动民心——记曼德拉苏木夏拉木嘎查党支部第一书记岳勇同志
内蒙古新闻网  18-08-21 17:19  【打印本页】  来源:阿拉善盟党委宣传部

  岳勇,男,蒙古族,198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阿拉善右旗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2017年5月担任曼德拉苏木夏拉木嘎查党支部第一书记。履职以来,岳勇同志牢记驻村第一书记“抓党建、谋发展、奔小康”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嘎查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工作中。他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耐心的办事风格、严格的自律要求,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嘎查群众的赞誉。

广泛调研理清发展思路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上任之初,从机关到嘎查,工作完全陌生,岳勇同志面对千头万绪的各种工作一筹莫展,难以着手。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他就采取“土办法”,从第一书记的工作职责入手,认真学、详细学,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在此基础上,他积极请教前任下派干部,把到嘎查开展的第一项工作定为调研走访。他按照“五必访五必问”的要求,到嘎查领导、老党员、“两委”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嘎查发展的意见建议、思路对策,有些情况一次没有闹明白、闹清楚,他就第二次上门请教,时间迟了就住在牧民家。就这样,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走访调研,他做到了嘎查群众入户全覆盖,终于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夏拉木嘎查总面积1831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247.5万亩;总人口77户267人,其中农牧区常住27户82人,贫困户6户14人;党员15名,平均年龄42岁;2016年嘎查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36元。

  为拓宽党员群众发展经济的思路,他带领20余名嘎查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了旗农科、就业、扶贫等单位举办的沙草产业、驼产业、舍饲养殖、手工编织等培训班,学习致富经验,提高劳动技能;在多方征询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地制定出夏拉木嘎查《贫困户帮扶计划》《制度建设汇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2017年党建工作方案》《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和负面清单》等相关方案制度,为驻村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重点狠抓富民党建

  岳勇同志以抓好富民党建为重点,紧紧依靠嘎查党员和牧民群众,从严格党组织生活、强化载体功能、当好服务群众“七大员”等方面,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很好地将党员群众团结在党支部周围。一是虚功做实,严格党组织生活。配合嘎查书记,狠抓队伍建设,2017年发展党员1名、重点培养对象1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扎实开展组织生活,成立党小组3个,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了专题研讨会、党员评议会、讲党课和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力开展“传帮带”活动,配合嘎查书记着重将懂经营、善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意识强的能人培养为后备干部,为发展嘎查集体经济加油助力,2017年向苏木党委推荐嘎查年青后备干部3名。二是规范管理,强化载体功能。扎实推进嘎查规范化建设,切实抓好党组织阵地场所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机制,党务村务公开到位,坚持做到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规范、执行有力。三是注重宣传,当好服务群众“七大员”。创建了嘎查党支部微信群,及时发布宣传信息,正确引导嘎查群众舆论。积极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宣传活动和意识形态教育7次,报送信息动态15篇,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余份。认真听取意见建议,解决嘎查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生产生活困难和信访案件4个。

精心谋划推动嘎查发展

  富村必先富民,民富才能村强。履职以来,岳勇同志始终把发展嘎查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第一要务,倾注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苦努力,取得了喜人成绩。当嘎查牧民布仁乌力吉开饭馆创业资金出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给嘎查第一书记打电话,向岳勇同志求助。在了解情况后,他积极与旗就业局、信用社等单位对接联系,帮助布仁乌力吉争取到贴息贷款5万元。他依托嘎查8万亩天然湿地资源,积极推动绿源沙生植物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人工甘草种植基地有序发展,鼓励嘎查群众不断做大做强甘草种植规模,进一步加快甘草和沙生植物产业化发展步伐。目前,该基地预计产出“三年生”甘草10吨,可实现销售收入6万元。他主动参与嘎查“两委”集体讨论,紧紧围绕盟、旗、苏木三级旅游发展规划,积极申报旅游产业项目两个,力争早日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通过他和嘎查“两委”的不懈努力,2017年,嘎查新增经济收入92628元,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

久久为功推进精准扶贫

  履职以来,岳勇同志一直把精准扶贫工作当做连心惠民的实事工程,有效拉近了干群距离。他认真制定了年度帮扶计划,积极协调联系旗政府办、公安局、扶贫办、经管站等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为脱贫户哈斯在牧区新建了60平米砖房;及时在嘎查微信群和朋友圈发布人事招考信息,指导脱贫户家庭成员乌日娜考取旗检察院同工同酬就业岗位;帮助急需手术治疗的脱贫户沙日娜联系了武威市肿瘤医院,并解决了报销后的就医费用;为6个脱贫户均争取到4500元的产业或教育扶持资金;协调旗人民医院和盟中心医院,为所有脱贫户进行免费体检。截至目前,累计落实各类帮扶资金9.52万元,落实产业帮扶项目6个,惠及脱贫人口6户14人。他自觉服从苏木工作管理和调度,主动参与苏木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识别、信息采集、脱贫退出验收、资料整理等工作,如实填写了扶贫手册,发放了明白卡、帮扶挂历,确保数据信息录入准确,档案资料齐全。截至目前,嘎查贫困人口按标准全部实现脱贫。坚持每月宣传一次精准扶贫政策,累计举办宣传活动和知识竞赛12次,撰写民情日记9篇,其中一篇民情日记被刊登在自治区北疆先锋网。

严于律己提高道德修养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干部,岳勇同志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带头遵守驻村纪律和嘎查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推广“532”工作法,积极倡导嘎查“两委”和监督委员会成员学法懂法用法,做到依法履职。自觉弘扬文明新风,摈弃遗风陋俗,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带头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理论知识,带动嘎查党员群众自觉加强学习。主动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措施,将机关工作模式转换成更加贴近群众的方式开展工作,努力做到接地气、长见识、练本领、挑重担。

  “牧区工作千丝万缕,殊为不易,但既然选择了,便要无怨无悔、一往无前;牧区群众朴实善良,唯有用心用情做好服务,方能无愧于心。”这是岳勇同志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虽然驻村工作不到一年,但是牧民群众早已把他当做夏拉木嘎查的一员。他以实际行动,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公仆形象,诠释了驻村干部的责任和担当,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嘎查群众的认可。


[责任编辑: 杨璐]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