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驻村帮扶干部而言,当好村民公仆是本职,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是使命。”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贲红镇石门口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乔诚这样说。
第一次来到石门口村,映入眼帘的是壮观的石门口水库,傍着水库的这个小村子就是石门口村。
乔诚马不停蹄深入村组、田间地头、村民家里,实地考察各户生活情况,他制定了帮扶计划和实时工作表,将每户贫困户近期实施的扶贫措施进行登记备忘,对于已经完成的扶贫工作进行销号处理,用热情和干劲调动村民脱贫致富的勇气和积极性。
贫困户刘江家中有一个神智不清的老婆,和一个刚上高中的孩子。当乔诚走进刘江家的时候,他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坐在炕上蓬头垢面、目光呆滞的女人,通过和刘江的谈话了解到老婆已神智不清5年,孩子在旁边不时给妈妈倒着水,聊到孩子时刘江不由地流下了眼泪。孩子马上要上高中了,但家里没有一分钱,刘江还患有心脏病,去年病情加重,不得不去医院,花了8万多,尽管已经报销了大部分,但去医院看病还有各种隐性支出、误工等,供孩子上学一时成为很大的困难。刘江听说教育局有补助,但申请上报后迟迟没有回音,希望扶贫驻村工作人员帮助解决这个问题。走在回家的路上,乔诚心情很复杂,孩子的教育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是头等大事,一回到办公室,他就赶快和片长郭炯商议此事,先联系了刘江女儿所在学校的老师询问学校补助情况,校方给出回应说“已经按贫困户上报”。乔诚又联系镇扶贫站长张建刚,张建刚得知情况后第二天就来到了刘江家中,了解情况后,便给察右后旗教育局局长打电话,教育局长给出的答复是“三到村,三到户”是没有这部分教育补助的,只有精准扶贫户才有这部分补助。乔诚通过翻看相关政策说明,了解到“三到户和精准扶贫户是没有区别的,都是统一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于是他又拨通了教育局长的电话,局长答复“9月份会落实刘江女儿的这部分教育扶贫补助费用”。当乔诚将这一好消息告知刘江后,刘江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在乔诚心里还记挂着一个人——贫困户叶万。一个住在幸福院内,已经68岁的无儿无女的老人。没有经济生活来源,今年夏天又面临着没有米面的问题,通过和村委会的沟通决定给叶万老人解决吃的问题。7月21日,乔诚给叶万送去了两袋面、两袋米。下一步乔诚想在社会扶贫网上为叶万老人筹集爱心捐款,让更多爱心人士来帮助老人。
乔诚就是这样一位心系贫困户,用真心、真情和实干为贫困户带来实实在在帮助的扶贫干部。(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