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宇:用青春与汗水助力小村脱贫
内蒙古新闻网  18-08-24 17:33  【打印本页】  来源:乌兰察布新闻网

  补力图村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当郎忽洞苏木,是辖9个自然村的村委会所在村,在册户数1315户3381人,在村常住户467户1068人,这里并不偏僻但过去比较贫穷。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精准扶贫,村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蕴含着驻村第一书记陈思宇付出的青春和汗水。

  陈思宇2006年参军入伍,2008年光荣退出现役后在察右后旗就业局供职。2015年他被派往农村搞美丽乡村建设,由于工作积极、成绩优秀,2017年,又被派往当郎忽洞苏木做“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先是在甲力汉村委会任驻村工作队长,今年年初,驻补力图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

  陈思宇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情况了如指掌,为人朴实厚道,工作务实肯干,很快就得到了村民的青睐,顺利开展起了帮扶工作。他身材瘦小,但却特别能吃苦,白天与村民忙碌于田间地头,晚上填写档案材料常常加班到深夜。他告诉笔者,有时也累得想打退堂鼓,但一看到乡亲们那一双双渴求摆脱贫穷的眼神和满脸饱经沧桑的皱纹,就给自己打气,绝不能放弃。

  陈思宇说:“我2015年结婚,婚后一个月,就被派往驻村工作,四年多了,虽然所驻村距离我家并不远,但由于工作忙,与妻子聚少离多,有时一连两三个月不能回家,即使回一次家,也往往是在满天星斗的晚上了,因为当天的工作无论多与少,必须当天完成,明天还有明天的事。”他自己没有车,从所驻村到他家,往返只有一趟客车。有一次乘车回家,客车司机跟他开玩笑说:“让乡里给你安排车啊”,他却回一句:“咱还年轻,尽力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加倍努力工作,而不应该对组织提出过多的要求。”

  在驻村的几年来,他常常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建档立卡贫困户巩世民患有重病,住院花去家里所有积蓄,甚至卖牛卖羊看病,欠下了一大笔债。当他得知巩世民自付的巨额住院费却未能报销时,就天天拿着他的住院诊断书、病历、自付单去找民政部门,最终报销了一半的费用,为这个因病致贫的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

  陈思宇工作认真,户档案、明白卡、扶贫手册他都要一条一条地核实。他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每天都坚持写工作日记,并把两年来写下的这本厚厚的笔记命名为《脱贫一本通》,这本笔记式的黄皮书详细写明了所有贫困户的耕地面积、家庭成员、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至今为止落实的帮扶措施等。

  此外他还注重村民的思想教育工作,利用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与村干部组织村民在村委会大院举办“自主脱贫三句半”表演活动,既丰富了村里的文化生活,使村民劳动之余得到一些快乐,又通过这种娱乐形式向他们宣传了党的扶贫政策。

  他的付出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如今说起陈思宇,老百姓都赞不绝口:“他可是派来我们村的好干部!”(雎录)


[责任编辑: 杨璐]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