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乡村田野里的“女汉子”——记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延凤
内蒙古新闻网  18-09-04 10:56  【打印本页】  来源:兴安日报

  1994年,陈延凤初到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看到的农村充满了“土”气,土路、土墙、土房子。 “当时,农村基础条件很差。但既然来了,我就决定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根了,只要让这里有一点变化也算不白干。”看着落后的义勒力特镇,陈延凤没有嫌弃,反而激起了工作热情。 “路不好走,没有通信设备,有时候一天要往村里跑好几趟,后来干脆就住在老乡家里,农村的房子冷,冬天都穿着毛衣睡觉。每年一到防火季节,早上三四点钟就骑着摩托车上山了。”说得兴起,陈延凤不禁看了看如今的义勒力特镇。格桑花盛开在大街小巷,平坦的水泥路上经常有小轿车奔驰而过,在一排排大瓦房中间还点缀着几栋二层小楼,腰包鼓了的农民们腰杆也直了,走起路来精神抖擞。 “变化最大的还是这几年。”

  在农村摸爬滚打25年,经历了经管站、税务所、办公室等多个工作岗位,陈延凤见证了农村发展的多次变革。在国家一项项重大惠农政策的出台落地中,农村快速发展的浪潮滚滚向前,不忘初心的陈延凤也成为新农村的建设者。

  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全面铺开。义勒力特镇有17个嘎查,摸底梳理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0户、1170人。面对群众摆脱贫困的热切期盼,陈延凤连夜组织干部开会,拿出了初步脱贫方案。随后的几天里,陈延凤带队没日没夜地忙碌在村里,调查摸底访民情、走村入户讲政策,始终奋战在脱贫一线,同事开玩笑说她像“女汉子”。全镇上下集中攻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困难群众的生活就有了明显改观。

  贫困户包要斯图患有心脏病,却因看病贵而很少治疗。女儿患上脑炎,虽住院治疗,但仍没能挽留住女儿的生命,这对包要斯图打击很大,每天喝酒,对家里的事情不管不问。像包要斯图这样毫无脱贫念想的贫困群众成了扶贫路上的“老大难”。 “脱贫要不落一户不落一人。”陈延凤把最难攻坚的贫困户名单整理出来,挨家走访,包要斯图是她去的第一户。陈延凤了解到,包要斯图原先放过羊,就建议他选择发展养殖产业:“我们帮你买羊、建羊圈。”陈延凤还告诉包要斯图,健康扶贫政策提高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院报销比例,保证他能看得起病。

  听了陈延凤的话,包要斯图似乎打起了精神。今年再去包要斯图家,陈延凤感到很欣慰。包要斯图戒了酒,身体也明显有了好转,当初的60多只羊已经繁殖到100多只,有了好好过日子的决心。心里装着群众,群众的点滴改变就是最大的收获。

  陈延凤每天奔走在乡村田野间,用她的一言一行凝聚起了民心。在不断摸索中,全镇已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实施了庭院水稻、稻田养鱼养蟹、冷棚蔬菜、庭院果树、庭院养殖等项目,实现产业全覆盖。好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两年,义勒力特镇着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一个个旅游项目在这里落户。陈延凤再一次卷起袖子,奋战在建设的主战场。

  如今,看着从“土气”变“时髦”的村庄、绿油油的万亩稻田和农民脸上露出的笑容,陈延凤觉得很有成就感:“能参与建设,并能带来改变,这就是收获。”今年初,陈延凤任义勒力特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让她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推动乡村振兴了。”站在这片她热爱的土地上,陈延凤已经做好了带领群众向下一个目标迈进的准备。(谭艳丽)


[责任编辑: 许瑞雪]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