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琴是一位80后的女干部,自2002年以来一直在罕台镇人民政府工作,自2009年起就兼职做起了罕台镇的扶贫干事。人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在懵懂无知不熟悉任何业务中开始接触扶贫工作,到现在的业务精通,走过的是艰辛,付出的更是汗水。
但是为了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熟读熟记中央到地方各级扶贫政策,多少个节假日多少个周末都奔走在贫困户家中,多少个日子走走访调研在村社的角角落落。
扶贫干部刘晓琴: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过上幸福日子,才是自己最大的期盼
扶贫重在精准,丝毫容不得马虎,为了更精准的了解贫困户基本情况,建立更加完善、全面的扶贫档案,一项项扶贫数据在一次次重复中核对,再反反复复的档案里补充,多少个烈日在一个个贫困户的产业意向落实中度过,一页页密密麻麻的数字是上下核对的见证,一叠叠资料是入户走访的见证,一堆堆比身高还高的扶贫档案是辛劳工作的见证。
同事老是说,看见晓琴来了就发愁,看见晓琴的电话和微信更愁,因为扶贫工作内容又来了。而此时的刘晓琴总是笑着说:“不要愁,我们贫困户不多,只要用心一切都会好的。”
工作中,刘晓琴经常反省如何能把工作做的领导更放心,如何能更简洁明了的给驻村干部指导好表格的填写,如何能让贫困户享受更多的好政策,如何能让上级的每次检查不出错。但是每次总是内疚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而要求自己要做的更好。
每一个贫困户家里都积攒了许多悲伤无奈的苦难故事,我们只有多和他们交流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情况,打开他们的心扉、走进他们的生活,清楚致贫的症结所在,才能因症施策,更好地帮助贫困户脱贫。为确保罕台镇贫困人口如期全部顺利脱贫,作为扶贫干事就要根据各户实际情况,访贫因、挖穷根,因户精准施策,在帮扶规划上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不搞千篇一律,发展适合的产业增收项目,解决每户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同时为每一户贫困户建立起一户一档的扶贫台账和明白卡,记录帮扶措施、收益清单、预期效益和落实情况,让群众认可、做到心中有数,让群众看到扶贫不是走过场,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在村两委和分管领导的带领下,扶贫措施落实到位,扶贫效果明显,群众满意。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这才是摆脱贫困的根本。为了让贫困户转变思想,让贫困户觉得你是自己人,即使工作再忙再累,刘晓琴也要经常去了解他们的情况,和他们谈谈心说说心里话,宣传扶贫政策和脱贫思路,让贫困情况由枯燥的数字变为具体的详情,耐心教育他们如何正确认识精准扶贫,疏通贫困户对扶贫工作的误解和不理解,灌输扶贫不养懒汉、扶贫不是光发钱的理念,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主动作为、主动脱贫。
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干部,响应总书记的要求加入到脱贫攻坚的行列,其中有苦也有累但更多的确是成长,有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与奉献的信念,始终坚信在扶贫工作中在多了解一些政策,再多整一遍资料,再多入户走访一次,扶贫工作就能做的更扎实有效。
“虽然现在9户贫困户都有了自己脱贫的产业,有了稳定的收入,但能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过上幸福的好日子,才是我内心深处最大的期盼。”刘晓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