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津民:扎根乡村 领路脱贫
内蒙古新闻网  18-09-14 09:49  【打印本页】  来源:赤峰日报

  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十里铺村,有一位深得百姓信赖的“大家长”,他对这片土地全情投入,对这里的村民忘我付出。2014年7月被派驻以来,他走过每家每户,熟悉一草一木,把十里铺村当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家。他就是十里铺村第一书记莫津民。

  为了快速融入到百姓当中,莫津民借住了一处村民闲置的房子,把家安在了村里。他经常入户走访,到田间地头同村民一起劳动,谁家婚丧嫁娶,他都积极参与,实心实意帮忙。莫津民很快和村里的百姓“混熟了”,村民都习惯亲切地称他“老莫”,有什么难处都喜欢和老莫说。

  在莫津民和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十里铺村共计拆除危房100余间、改建维修危房30余处、重建30余处;说服10余户村民自动缩小院落、规划取直街道;说服2户村民拆除搁置不用的院落,为村民建设休闲娱乐广场。村落房屋、街道整体改建工程结束后,十里铺村房屋崭新坚固、街巷整洁干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增加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精气神儿。

  村里两户“老大难”问题都在老莫心思活络、善借外力的筹划下得以顺利解决。这两户人家其中一户户主叫李国民,他一家五口,上有年迈老母,下有两个孩子,一个智力不健全,另一个脑瘫,即使享受着国家各种扶贫政策仍然仅能糊口。另外一户叫李国生,是一个光棍,本人够不上享受低保的条件,一个人勉强度日。这两户人家的住房岌岌可危,必须想办法解决“安居”的问题。根据两户实际情况,莫津民想出两套策略,使得两户贫困户住上了崭新明亮的60平方米的砖瓦房。

  莫津民心里明白,为贫困户提供钱款帮助只能解一时之渴,努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提高当地百姓生产致富能力才是有源之水。他发挥自己曾任职旗招商局的优势,积极带领村“两委”成员走出门去招商引资,并以村“两委”班子为主导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从事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产业带动的优势在近两年逐渐显露出来。

  该旗农牧业局向农村推广滴灌项目,村民因为认识程度有限而拒绝使用,老莫把村民组织起来,为他们讲解农业科技知识,从国家农业政策等各个层面逐一解释,最终落实滴灌2500余亩,让百姓在大旱之年深深受益。十里铺村有两个村民组一直使用天然井水,存在着冬季取水不方便、水源容易污染等问题,莫津民知悉情况后立即联系了自来水公司,当得知资金存在问题时,马上先行垫付4万余元,让村民用上了干净卫生方便的自来水。

  十里铺村有一片千余亩撂荒地,多年弃耕,退化沙化严重,极大影响了周围耕地的土壤环境。莫津民同村“两委”协商搞起了治沙工程,不但把地平整了,还种上了青贮玉米,粗略计算,这块地治理好后可以为村集体创造100万元的经济收入。

  莫津民任职十里铺村第一书记的几年,是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的几年,村“两委”空前团结,村各项工作突飞猛进。驻村4年来,莫津民犹如一棵大树,把根深深扎进十里铺的土壤中,与十里铺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从村民需要出发,从细微小事做起,为脱贫攻坚挥洒热血,践行着一名驻村干部的责任担当。(记者 宋玉静 通讯员 薛艳明)


[责任编辑: 许瑞雪]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