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四毛(左)走访了解贫困户情况
他是一名粗犷的北方汉子,却用巧手绘就了水桐村的宏伟发展蓝图;
他是全镇村“两委”换届年龄最大也是连任时间最长的老支书,威望和能力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他,就是乌拉山镇水桐村党总支书记刘四毛。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刘四毛带领全村人围绕发展村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这个中心,雷厉风行地开始他的治村方略。如今的水桐村早已脱贫“摘帽”华丽变身为宜居宜旅的美丽村庄。
聚民心,增加村民获得感
当家人不好干。从1984年开始任村支书到现在已有30余年,按理村里无论开展什么工作他“底气”最足,但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他还是犹豫了、徘徊了。一些村民质疑的话语让这位资深的老支书举棋不定。那段时间,这位健谈开朗的老支书不再“找红火”、凑热闹,人们看到的是一位花甲老人独自坐在墙角一言不发、愁眉紧锁地在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
不怕事、敢担当是刘四毛的一贯作风。这一次,这位老支书依旧没有丝毫退缩。
脚下有黄泥,心中有底气。对于他而言,村民的基本情况他是了解的,所以他没有四处奔走了解民情,而是挨家挨户倾听民意。通过走访他发现,贫困户不想干、不敢干、“等靠要”思想严重。思想不扭转,扶贫难见效。自己若真要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光靠党委政府的外界支持远远不行,要让贫困户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通过自身“造血”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才能彻底拔除穷根、消除贫困。于是,刘四毛多次召开“两委”、党员和村民代表讨论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振士气,为带领村民打赢水桐村脱贫战做足思想准备。同时,针对部分重点脱贫对象,刘四毛多次上门,以一位长者或是亲人的身份“谆谆教诲”,告诫他们一定要提高认识,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观念,紧跟全村脱贫步伐,不掉队也不扯后腿。
很多“内功”看不见,村民却记在心里。
南吴祥组村民赵埃蛇身患癌症,为了治病家里仅医疗开支就近百万元,负债累累,老两口生活捉襟见肘。刘四毛将老两口的艰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作为重点扶贫对象,他第一时间向镇政府提出申请,为赵埃蛇夫妇办理了低保。看病开支除了医疗保险,民政还有大病救助,如今老两口的生活有了明显起色。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基础。水桐村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这位老支书做好村民工作并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支持,2017年开始,水桐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0000亩、土地整理项目20000亩。两个项目实施后在总干渠先后建成3个提水泵站,彻底解决了村民浇水难、水费贵的难题,从根本上解决了全村26000亩土地排管配套的难题。2017年,水桐村新修水泥路7.6公里,新修油路5.2公里,村级道路“白改黑”实现油路“村村通”,各村民小组主干道路全部实现硬化。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书。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村民眼里,刘四毛不仅仅是村里的“大喇叭”,整日宣传号召村民辛勤劳动,借助政府帮扶的平台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而且还是亲身实践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帮手”。
谋项目,增强内生发展力
瞅着水桐村的变化日新月异,刘四毛并没有就此“停歇”,有政府支持,有人心思进,脱贫致富指日可待。但如何留住这美好时光、美丽景象,就需要“大动干戈”了。
“脱贫致富,没有项目可不行。”刘四毛如是说。由于村民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现象普遍,长期以来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更是导致土地板结严重,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刘四毛在听闻北京傲禾公司有意向在乌拉山镇成立配肥中心后,放下饭碗,顾不上换一身“体面”的衣裳,直奔镇政府大楼。通过与镇领导积极沟通,争取到上级资金100余万元,傲禾测土配肥中心在水桐村落成。配肥中心的成立,是将工厂建立在田间地头,解决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难题,农民只需将土样送到检测中心,就可“量身定制”肥料。企业与农户面对面交易,减少了中间成本,为农民稳收增收带来实效。同时傲禾测土中心每年要将利润的20%返还到村里,切实带动了水桐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傲禾测土中心在水桐村的成立,如同是开动了水桐村脱贫致富的“小马达”,但刘四毛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听到每年身边有好多人甚至不惜请假要去遥远的阿拉善盟看胡杨林美景,而水桐村也有成片的胡杨林却一直被“冷眼旁观”。于是,刘四毛再次跑到了镇政府大楼……现如今,上级投资200万元的水桐村胡杨林景区已初步建成,不仅带动全村农民增收,也推动了全镇旅游事业的发展。
抓文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虽是一名老支书,但也有着“潮”思想。刘四毛深知村民不光要物质上脱贫致富,更要紧跟时代丰富精神生活。早在前几年,刘四毛就积极争取到本乡成功人士资金共235万元在来福营子建设了总占地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93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并配备了齐全的基础设施。与此同时,他还号召组织文艺爱好者成立了秧歌、二人台、广场舞等文艺宣传队,在春节、元宵、“二月二”等传统节日自发组织文化宣传活动,既宣传了党的各项政策精神,又丰富了广大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他还成立了由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政策法规宣传队,成立了由青年、团员、民兵组成的扶贫帮困队,经常活跃在村里村外,对村里贫困户进行帮扶。村委活动室设置了“草原书屋”,购书3000多本,为农民学习技术、陶冶精神提供有效平台。编制了《村规民约三字经》,将水桐村打造成环境优美、村风文明的现代新农村。分类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等评比表彰活动,淳民风、润乡风。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工作了30多年的老支书,多年来,刘四毛书记心里始终装着群众,他作风正派,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勤政廉政,乐于奉献,深受群众拥护,在今年村委换届选举中,刘书记再次高票当选。(苗雨 辛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