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新学期您能送我去学校报道吗?”刚满7岁的孩子道出了心声。而作为母亲的刘珍梅却无法实现这个小小的心愿。无论大小节假日,她总是奔波在乡间小路上。
刘珍梅是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信访办派驻苏力德苏木蘑菇滩村的第一书记。2015年9月初来乍到蘑菇滩时,749人的村庄,贫困人口就有24人,村里面矛盾纠纷比较突出,村集体产业项目少,基本没有经济收入,这让刘珍梅有点挠头。于是,她走东家,串西家,走访调查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的办法。
村民闫凤生家有4口人,妻子金柱患有长期慢性疾病,家里的收入只靠7.8亩水浇地,年人均收入只有2010元。2016年春,刘珍梅多次与相关部门协调拿出8000元,向他家购买了几头怀仔母猪。猪生病了,她亲自找兽医上门查看,饲料缺了,她与主人商量购买,猪出栏,她跑销路。2016年末,闫凤生家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507.25元。
发展产业扶贫是脱贫致富的长久之道。刘珍梅多次组织召开村集体会议进行协商,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发展意愿,蘑菇滩村的产业发展规划有了方向。招商引资,跑项目,建厂房,建大棚,组织村民代表考察学习,提高认识和积极性,推动现代农田、农作物和农业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发展……趟出一条“党建+贫困户+互联网”的走出去、学回来的产业发展路子。
昔日的蘑菇滩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崭新的房屋错落有致,美丽的乡村引人入胜,幸福的村民精神倍儿棒。村庄周围的饲料加工厂,丁香蘑菇产业基地,黑猪养殖基地向人们诉说着这里的集体经济渐有起色。
目前,蘑菇滩村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整日穿梭在蘑菇滩村,这位看似渺小的第一书记,一名党员对幸福有着不同的追求。“对我而言,幸福就是让蘑菇滩的乡亲们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口袋鼓起来,脸上笑起来,大伙儿都能骄傲地说‘我们致富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