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治沙愚公”唐八十
内蒙古新闻网  18-10-16 11:46  【打印本页】  来源:赤峰日报

  唐八十是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布力彦嘎查牧民,曾担任布力彦嘎查支部书记。

  布力彦嘎查处于科尔沁沙地腹地,气候干燥,十年九旱,土地70%被沙化,肆虐的风沙日复一日地将村民们的辛勤劳作化为乌有,这深深地刺痛了唐八十的心。1987年春天,唐八十下定决心要治沙。他在住地围封600亩流动沙地,一场风袭来,围网罩的一米多高的木桩子就埋到了沙里,有的树苗被连根拔起。为了抵御风沙袭击,唐八十给每个树苗都加高防风沙障。经过三四年的围封治理,终于在茫茫的沙海中见到了一片绿色。唐八十乘胜前进,不断扩大治沙战果,从居住地第二次向外围封600多亩,第三次向外围封600多亩,在他居住地周围,共治理沙漠2000多亩。

  唐八十整整在沙窝里奋斗了20多个春秋,一家人都被带动起来,党员牧民也跟着参加治沙战斗。20年来,他自筹资金10多万元,在茫茫沙丘上建起了1万多亩的草库伦,林木发展到十几个品种。他从苗圃引进200株樟子松树苗,在30米高的沙丘上安家落户。在他的精心管护下,长势喜人。几年来,他除在居住地治理沙漠2000多亩外,又围封沙地6200亩,其中造林面积达600多亩,营造杨树用材林80亩,沙棘、白柠条、黄柳等防护林500亩,人工模拟飞播小叶锦鸡儿、踏榔、沙打旺、沙蒿1000多亩,林草覆盖率达95%。

  20多年来,唐八十一家没向国家要一分钱,他利用丘间地种玉米10亩、蔬菜2亩,产饲料5500公斤;种优质牧草120亩,产草3万公斤;养改良牛80头、羊80多只,饲料自给有余。通过以林促牧,建设养畜,初步实现家庭畜牧业产业化格局,年收入6万元,人均1万元。今年,他家20亩果园产果量达3000公斤,收入5000元。在他的带动下,全嘎查120多户已有60多户牧民以他的封育区为模式和中心,在布力彦嘎查的村屯附近风沙源头围封治沙2万亩,不仅建设了一道天然屏障,还使全嘎查三分之一的贫困户走上治沙致富的道路。

  2002年,唐八十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造林绿化先进个人”称号,被自治区授予“造林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荣誉称号,2010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先后被评为“赤峰市优秀党员”“赤峰市劳动模范”“赤峰市首批市级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记者 吴可心)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