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子付国华:用真心换取百姓真情
内蒙古新闻网  18-11-05 15:41  【打印本页】  来源:通辽日报

  通辽市审计局派驻奈曼旗东明镇浩特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付国华,是一名80后的小伙子。2018年4月,驻村开展扶贫工作以来,他坚持吃住在村,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落实脱贫政策,帮助浩特村强班子、带队伍,理思路、谋发展,定规划、争项目,为浩特村的脱贫致富和持续发展倾注了心血、付出了真情。

  开展驻村扶贫以来,付国华与驻村干部走村串户、了解民情。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对村里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同时,完成对贫困户目前家庭基本情况、养殖情况、车辆情况、外出务工情况、收入支出情况以及扶贫项目的落实等情况的重新调查和登记。对享受产业扶持和金融扶持的贫困户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目前产业扶贫资金和金融扶持资金已全部到位,贫困户均已购买基础母牛、基础母羊等牲畜,80%的牲畜均已下犊,产业、金融扶持初见成效。对于没能享受金融扶持及没有贷下来款的贫困户实施入股合作社帮扶政策。

  付国华积极协调,为村里争取项目。协调市民政局,解决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村部维修、绿化及路灯安装等,总投资10万元,已实施完成。协调市民委,解决22户贫困户棚舍建设资金66万元,目前已经实施完成20户,计划11月5日前全部实施完成。为村里购置了无线广播系统,方便开展政策宣传等工作。为包联村添置一台电脑和一台打印复印一体机。正在向市体育局协调为包联村安装健身器材和体育设施。联系派出单位在包联村开展了“七一”走访慰问包联村老党员、贫困党员活动,为10位老党员、贫困党员每户送去慰问金500元。

  付国华协调“同心共筑中国心·温暖通辽行”医疗服务队到浩特村开展精准扶贫健康义诊活动,此次义诊活动,现场接诊病人2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2万余元。将浩特村村部各办公室分别作为健康体检室、血糖测试室、B超室、妇科诊疗室、心电图室等五个诊室,10余位专家坐诊,志愿者协助接诊并为群众提供引导、发放药物、咨询解答等服务。同时,考虑到部分群众因病行动不便,付国华带领专家医师到2户贫困户家中做了健康体检,并为他们带去了米和油。

  贫困户包福根将享受的产业扶持政策资金1.5万元购买了基础母牛并已经下犊,但由于草料不足,包福根将基础母牛和下的牛犊拿到了库伦旗额勒顺镇达尔登村的妹妹家寄养,包福根母亲也到库伦旗帮助放牛。6月26日,驻村工作队接到包福根母亲的电话说牛生病了,站不起来了,已经一天了,非常焦急。接到消息后,付国华第一时间联系了村两委,冒大雨驱车70多公里,送医上门。经过检查,初步判断病牛为缺钙导致的不能站立,经过补钙后就可痊愈。贫困户包福根的牛痊愈后,付国华又带领镇动防站干部再次来到库伦旗为包福根的牛上了保险,解除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

  贫困户张振清家中既没有饮水井也没有灌溉用机井,生活饮水及庭院植物灌溉均借用邻居家的机井水,生产生活十分不便。付国华在了解情况后,同工作队及村两委研究,自掏腰包1100元,为张振清家打了一口50米深的饮水井。

  村民宝石柱女儿宝佳琪患了急性重症肺炎,在赤峰治疗后又转院到北京,前后花费20多万元,且后续治疗还需很大的费用,付国华在得知此情况后,马上为其捐款500元,并和工作队、村两委研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后,确定宝石柱家属于因病不可抗力的原因新致贫户,目前按照贫困户识别程序已经将宝石柱一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宝佳琪的后续治疗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贫困户曹玉霞家已经达到国家脱贫标准,曹玉霞患有心脏病,去年花了14万元做了手术,但大夫告知她3年后还要做一次手术才能真正痊愈,她担心脱贫后的医疗问题,一直不愿意接受,如今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她家住上了新的砖房,又利用扶贫资金和金融贷款购买了6头牛,在付国华的协调下她家又盖上了80平方米的牛棚,产业发展也有了稳定的保证,经过付国华多次登门宣传扶贫政策,确定她家是正常脱贫,脱贫后仍然可以享受医疗扶贫政策,终于做通了工作,解除了曹玉霞的顾虑。

  贫困户姜海全、白晓芳家在金融贷款5万元资金下来后,夫妻俩却想用这笔钱还外债,付国华在得知情况后,立即到她家进行劝说让其发展产业,为他们家算经济账。通过多次做思想工作,小两口终于决定把钱用于发展产业上,小两口用这笔钱承包了20亩耕地,又买了3头牛。目前2头牛已经怀上了牛犊,明年就能发展为5头牛,20亩玉米收成也很好收入至少能达到2万多元。(沈暨)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