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4日,赤峰市克什克腾委组织部选派旗社保局共产党员、财会股长、39岁的王利担任芝瑞镇萨仁沟村第一书记,任职不到一年的时间,他舍小家顾大家,不负众望,紧紧围绕“加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的原则,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展工作,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还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和各级领导的好评。
精准识别贫困户制定规划理思路
2017年12月25日,王利接到让他下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通知后,他二话没说,把家里接送孩子上学的事,交给在医院当护士的妻子,第二天就带上行李到距旗政府38公里的萨仁沟村报到,住进村里。从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变为村第一书记,从没接触过农村工作的他,深感自身责任重大,为干好工作,严格遵守村里的工作纪律,坚持不耻下问的精神,向镇村干部、老党员请教,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认真分析研究,短时间内理清了村里各项工作思路。
萨仁沟村山高坡陡,坡耕地多,不但是个靠天吃饭的地方,且交通状况欠佳,集体经济薄弱,缺乏致富良策。王利通过带领村“两委”干部走村串户,与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座谈等途径调查了解,征求意见,短时间内掌握了全村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中,为在排查贫困户中不漏评一人,不错退一人,组织成立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政策法规,带领村班子和工作队成员多次深入每个农户家中,核查情况,梳理汇总、分析研判,做到贫困户应进必进、该退必退。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几乎是“五加二”“白加黑”的和村“两委”干部工作在第一线,先后制定出《帮扶规划》和《萨仁沟村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全村的经济发展思路。
动员群众养土鸡 贫困户收入增加
萨仁沟村有贫困人口47户84人,多数是因老、因病、因残所致,内生动力不足。面对这些年老体弱的贫困户,靠送钱物不能解决脱贫问题,为此他回局里争取资金为每户贫困户提供30只雏鸡款和一袋雏鸡饲料,还与贫困户签订《土鸡散养项目协议》,若每只土鸡售价低于100元时,由包扶人帮助销售,让贫困户吃了定心丸。通过散养土鸡项目的实施,萨仁沟村散养的土鸡一只土鸡,价格最高时卖到150元,一枚鸡蛋没低过1元钱。有了收益,老人们也觉的自已有价值,都非常开心。80多岁的宗明山老人看着自已散养在果树下活蹦乱跳的的土鸡,激动地说:“没想到王书记给我家送来的小鸡,一只能卖到120元,这下我家一年的零花钱不用愁了。”“这要不是王书记给我送的小鸡款和鸡饲料,我这七十多岁的人,上哪去弄1600多块钱啊!”贫困户廖宪云高兴地逢人便说。王利看到贫困户养土鸡能增收,又回社保局找领导筹措资金近万元,为每户贫困户送去了10只半大小鸡,仅此一项,使全村贫困户户均增收近2000余元。
多方协调谋发展为群众排忧解难
萨仁沟村是贫困村,每年只能靠政府拨付的几万元经费过日子,办公设施陈旧老化,办公场所简陋且卫生条件较差,王利争取本单位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村协调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又争取1.8万元经费对村委会食堂、客舍进行了整体装修。对村委会便民服务室进行重新调整,整治室内外卫生,使村两委办公室变得整齐有序,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的现象。与此同时,他还带领村“两委”班子从党建、脱贫攻坚、基础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方面进行谋划,该开会的开会、该研究的研究,重大问题坚持由村民代表会集体决定,履行办事公开程序,从而强化了“三务公开”工作。
他还得知,萨仁沟村2017年夏季下暴雨,使黄土梁子组河道被洪水冲垮,80亩农田被洪水冲毁,通往四个村民组的13公里村路无法通行等问题。王利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实地进行规划、测量,制定修复方案,争取交通、水利部门给予物资支持,并指挥维修。在他的努力下四个村民小组的路不但畅通了,而且还使被水毁的80多亩农田复耕。同时,还争取立项打小口井3眼,解决了苗营子村民组人畜饮水难的问题。
倾情帮扶贫困户事迹感人赢赞誉
天合成组刘大勇一家三口,三个病人,两个卧床不起,一个重度残疾。王书记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多次去他家看望,讲解“健康扶贫”政策和“一站式”服务流程,帮助办理住院、结算等事宜,并协调多家单位为他家送去6500元慰问金,并协调残联等部门进行长期帮助。感动得刘大勇逢人便说:“王书记对我们家来说,比亲人还亲人啊!”苗营子组贫困户李卫,夫妻俩因病致贫,居住的房屋年久失修,需要进行修缮,但他的妻子以没有能力、补偿资金太少等理由拒绝不说,还多次无理上访闹事。王利经过多次上门苦口婆心的动员,才做通他们的工作。争取相关部门资助,协调施工队,把他家的砖棚子改造装修成结实亮堂的房子。感动得李卫妻子亲自到村里给他赔礼说:“王书记是我不对,你往我嘴里抹蜜,我还差点咬了你的手指头啊!”白台子组散居五保陈福河,孤身一人,居住的房舍是“小黑屋”,炕上行李破烂不堪,王利不但亲自到他家帮助清理卫生,还联系旗红十字会为陈福河及全村50户贫困每户争取一套行李和粮油。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王利就是这样默默的无私奉献,抛头露面舍小脸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全村百姓的信赖和赞誉。
一年来,在王利的努力下,为萨仁沟村争取发展散养土鸡款22750元,争取红十字会物资折资26040元,从水利、交通协调水泥15吨、合资4800元,从财政部门给村里要回经费1万元,共计人民币63590元。可他,因患有免疫力低下的病,头发和眉毛大量脱落,医生让他吃药调理,多休息,但他没有因为身体有病而耽误工作,为完善脱贫攻坚各类档案,在电脑前日夜加班,忘我的工作,从未有过怨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今年10月,萨仁沟村脱贫攻坚工作“无漏评、无错评、无错退”,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督导组的检查,受到旗、镇两级政府领导的表扬。(李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