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探路人”百姓“贴心人”——记内蒙古党校驻扎旗巴彦高勒镇四方城村帮扶干部韩宝
内蒙古新闻网  18-11-20 15:27  【打印本页】  来源:兴安日报

  8年来,他不远千里,每年数次往返于呼和浩特市和扎赉特旗,奋战在四方城村脱贫攻坚前沿;8年来,他远行6万公里,调研考察肉驴产业,为贫困群众实现脱贫,铺就了致富路;8年来,他理想信念坚定,始终无怨无悔奋战在扶贫一线。他就是内蒙古党校驻村扶贫队员——韩宝。

  韩宝,2011年4月被内蒙古党校选派到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四方城村任帮扶工作队队员。期间,通过3年的考察、3年的推广,推动了四方城村肉驴养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脱贫致富的“探路人”

  四方城村是深度贫困村,自然条件恶劣,群众收入整体偏低,是扶贫领域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深入走访了解村情民意之后,韩宝决定发展“投入小,收益高,市场波动小”的产业。于是,他将目标瞄准了浑身是宝的毛驴。

  自2012年起,韩宝辗转山东、河北、陕西、辽宁等地肉驴养殖基地,通过实地考察、反复比较,选定了适合四方城村养殖的辽宁阜新“关山驴”。截至目前,共引进155头基础母驴和种公驴,资助贫困户69户,韩宝为贫困群众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看到群众生活困难,我真的很心痛。”韩宝时刻关心关注贫困群众。

  贫困户王银花因腿部脉管炎一直卧病在床,且不愿外出就医。韩宝了解到情况后,做通王银花的思想工作,带他们一家来到医院时,意外发现王银花已患有重度糖尿病,危及生命。经过治疗之后,王银花的糖尿病得到了控制,脉管炎有了明显好转。

  2016年,韩宝在走访中发现,贫困户刘艳玲自幼脸部患有血管瘤,因家庭贫困无力治疗,病情已经非常严重。韩宝发动内蒙古党校职工和网络平台“水滴筹”筹集捐款4万余元,资助刘艳玲去外地医院进行就诊。村民葛成林家房子被洪水冲毁,在韩宝协调下,为他家免费盖了40平方米的新房子。

  金碑银碑不如群众口碑。如今,村民把韩宝当亲人一样看待。

美丽乡村的“建设人”

  初到四方城村时,韩宝便下定决心要改变落后面貌。他从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协调资金1800万元,打井100眼、修建水泥路15公里、改造危草房100余户。同时,他还注重民生事业的发展,积极争取资金近30万元,修建了文化广场、卫生室,购买了健身器材。

  基层工作,党支部是关键。韩宝先后协调资金24万余元,翻修了村委会办公场所,购买了新的办公用品。他以党性培养为重点,每年“七一”组织开展“讲一次党课、组织一次主题党日、开展一次慰问”的“三个一”系列活动。

  润物无声,久久为功。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四方城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李静)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