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农牧民的贴心人——记内蒙古博物院驻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吴龙宝嘎查工作队员贾麟
内蒙古新闻网  18-11-20 15:28  【打印本页】  来源:兴安日报

  每天清晨,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吴龙宝嘎查的农牧民总能看见一个人在嘎查内行走,遇到农牧民都会亲切地打招呼,这个人就是驻村干部贾麟。

  今年4月份,在内蒙古博物院工作的贾麟来到吴龙宝嘎查驻村开展扶贫工作。贾麟白天深入农牧民家中调查摸底,了解农牧民的家庭情况,晚上建档做好记录……短短3个月时间,贾麟就对嘎查农牧民基本情况都了如指掌,并熟记于心。

  “贾麟一心一意为群众着想,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实事,对所有农牧民的家庭情况和需求都了解,他早就成了咱农牧民的好‘亲戚’了!”嘎查党支部委员吴爱民心生敬佩。

  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脱贫才有“精气神”。贾麟发现,农牧民的文化水平需要提高,思想需要解放,眼界需要开阔,只有提高内生动力才能拔掉“穷根”。贾麟组织开展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培训,让农牧民外出务工有一技之长,受训人数达500余人。通过每周“双书记”周例会、主题党日活动,带领农牧民一起学习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在重要节假日里带领农牧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丰富农牧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贾麟来了之后,每天都能在嘎查遇见他,人很和蔼,对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也非常了解,我们有什么事也都会和他唠一唠。”提起贾麟,村民张玉镯竖起大拇指称赞。张玉镯通过技能培训,掌握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发展起了养殖产业,每年都有可观的收益。

  村民姚福山中年得子,夫妻二人对这个独生子甚是溺爱,可是家庭贫困,儿子外出打工好几年都没有回家了。经过深入交流,贾麟了解到姚福山的儿子几年不回家是因为自己没有手艺,打工挣不到钱,没脸回家。于是,贾麟决定重点扶持这一家人,他指导姚福山改良耕种技术和养殖技术,并引导姚福山的儿子学习泥瓦工手艺和铲车驾驶操作技术,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产业扶持全覆盖,贾麟对有意愿、有能力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产业二次扶持,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在他的动员下,群众自我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目前,贾麟和贫困户们正谋划发展养牛产业。

  贾麟不仅对贫困户上心,还对嘎查里的每一件事都十分重视。7月进入汛期,经常有强降雨天气,他担心额木特河沿岸的农牧户和耕地遭到洪水侵袭,就与嘎查“两委”班子成员、农牧民群众一起加固护坡、维修堤坝。在他的倡导下,吴龙宝嘎查举行了防洪演练,目的是让农牧民掌握防洪避险基本知识。

  驻村之后,贾麟下力气、出真招,把先进思想、惠农政策、文明新风带进了嘎查。看到贫困村民脸上洋溢的笑容,贾麟更加坚定了为民办实事的信念。(张永超 黄照君)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