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辉:做一块让贫困户富起来的“金子”
内蒙古新闻网  18-11-20 15:30  【打印本页】  来源:兴安日报

  “为了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脱贫致富,我要申请入党!”石永生粗糙的手里紧紧地攥着一份带着泥土气息的入党申请书。

  作为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的石永生不仅要感谢党组织,更想发挥脱贫致富带头作用,表示“我也要像党员一样帮助别人”。

  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白音塔拉嘎查驻村第一书记金国辉接过这份手写的入党申请书,十分感慨,十分激动。

  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白音塔拉嘎查曾经是全市最为贫困的嘎查之一,在短短几年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迎头赶上打了一个翻身仗。

  这里改变的不仅是村容村貌,还有村民的精神面貌。2017年底,嘎查贫困户收入全部超过国家贫困标准线,真正实现了人“脱贫”、村“摘帽”。

  七月的阳光从窗子外洒进来,站在窗前,望着这个倾注了太多心血与汗水的山村,金国辉回味着几年来的日日夜夜,思绪万千。

  金国辉,是乌兰浩特市委老干部局办公室主任。但他,现在最重要的身份是乌市葛根庙镇白音塔拉嘎查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在白音塔拉嘎查,提起第一书记金国辉,许多人竖起大拇指夸赞:“大事管,小事问,哪里困难哪里到,老金可是我们嘎查的大功臣啊。”

  白音塔拉嘎查现有215户、649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90.5%,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整个嘎查万亩耕地全部为旱田,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

  金国辉来到白音塔拉嘎查后,与嘎查“两委”一班人迅速形成合力,在不到一年时间,就让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改变,街道硬化、墙体美化、环境净化,白音塔拉嘎查已经蜕变成一个园林式的美丽乡村。

  通过申请产业发展奖补资金,帮助19户贫困户购置大棚发展产业,实现每年户均增收3000元。在产业扶贫、移民搬迁、入股分红、政策兜底等多重政策叠加下,白音塔拉嘎查原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2017年底已稳定脱贫6户、15人,其余22户、52人全部正常脱贫。

  前几天,白音塔拉嘎查与乌市人社局合作,在嘎查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蒙古刺绣培训班,嘎查40多位妇女前来学习。目前,多数人已经开始在家赶制第一批订单。

  如今,很多贫困户乘着村里发展产业扶贫的东风,变身为一名通过流转大棚拿租金、合作社入股分股金、家门口打工挣薪金的“三金工人”,实现脱贫致富。

  白音塔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包胜所说起第一书记金国辉,不住地称赞:“金书记任劳任怨、务实尽责,带着我们干了很多实事,他就是一块“金子”,照亮了贫困户的脱贫之路。”

  五保户韩双福是一位孤寡盲人,如今生活无忧。说起金国辉,他十分亲切地称道:“金书记,就是我的亲人。他来我家的次数,记都记不清。”

  为了改善韩双福老人的居住条件,金国辉从拉沙子、买水泥、置换彩钢瓦、外墙泥抹、室内粉刷等,全部亲力亲为,带着大家一起干。如今,韩双福家修缮一新,老人虽然看不见,心里却闪着光。每次金国辉登门,老人都握住他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在驻村扶贫中,金国辉默默奉献、脚踏实地,先后被评为市级道德模范、最美红城人、兴安好人、优秀共产党员、盟级先进个人等荣誉。

  白音塔拉嘎查的发展始终是金国辉心中最牵挂的事,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壮大集体经济,在他组织下,嘎查刚刚完成了脱贫攻坚项目库的建设,储备了温室大棚改造升级、光伏扶贫、秸秆饲料厂、太阳能水冲厕所、贫困户积分制管理等项目11个,总投资480多万元,今年有望全部落地。(记者 邱金鹏)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