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伟:用历史资料记录银行变迁
内蒙古新闻网  19-01-14 10:52  【打印本页】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

图一:上世纪80年代银行工作环境

图二:1984年乌盟银行系统乒乓球赛运动员合影
  郭宏伟现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乌兰察布市分行的工会主席,1975年参加工作,1980年进入银行系统工作,今年7月即将退休。从2009年开始,他四处收集与中国工商银行历史相关的物品、相片和文字,用近10年的时间建立了行史馆。他希望能用这样的方式,给自己的银行工作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上世纪80年代银行的旧模样
  近日,记者在工商银行乌兰察布市分行行史馆里见到了正在整理老旧相片的郭宏伟。
  说起上世纪80年代的银行,郭宏伟带着记者参观了行史馆,并逐一介绍了每一张他辛苦收集并整理的老相片。在一张1984年4月的“乌盟银行系统第三届乒乓球选拔赛全体运动员合影”前,他向记者介绍了这张相片的由来。
  郭宏伟说:“这张相片非常有纪念意义。你看相片上有3块门牌,竖立着的两块分别写着‘中国人民银行达茂联合旗支行’‘中国工商银行达茂联合旗支行’。门头上还挂着一块‘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代理处’。这3块门牌是真实地反映了80年代银行系统的工作模式,就是一套工作班子,负责3家单位的业务。当时工商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科室——信贷科和储蓄科。到1985年年初才另立门户,成为中国工商银行。”
在相片上,记者看到80年代银行的门面都是铁门、铁窗和铁栅栏。里面的柜台上用玻璃和铁栏杆做好的隔断,窗口的办公桌上摆放着算盘和印章等。工作人员有的戴着套袖在数钱,有的正在低头记录,有的在认真看着账本……
  郭宏伟说:“过去银行门面的要求就是‘三铁’——铁门、铁窗、铁栅栏。一个柜台窗口设有3名工作人员,一名复核员,一名记账员,一名出纳员。你看这个套袖就是当年的福利。当时出纳这个工作被称为‘脏累险’,脏主要是因为钱是众人接触的东西,从卫生角度来说是最脏的。累是因为当时没有机器,都是人工数钱。险就很明白了,钱缺了少了都是出纳员的事情。所以每个月出纳员的工资比其他员工多3元钱。当时在银行营业大厅里到处都能听到噼噼啪啪的算盘声,票据也都是手写的,点钞也是人工点。如今都是机械化,慢慢地人工都被机器替代了。”
银行业迅速发展
  在20平米的展厅里,郭宏伟按年代把工商银行发展中的重要时期进行划分,并且把从1984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纪实性的相片按时间做成一面相片墙,按三个时期进行集中展示。
  郭宏伟说:“1984年至1993年是商业银行时期,1994到2004年是专营银行时期,2004年到现在是股份银行时期。1985年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出来时,全乌兰察布盟工行的职工有1200余人,机关里有54个人。如今全市工行职工只有620余人,人员逐渐在减少,机器越来越先进,智能化的银行逐步在替代人工化的银行。”
  记者了解到,在80年代,人们进出银行可办理的业务只有传统的几项: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定活两便、零存整取等,还有电汇和信汇。当时所有的业务都需要人工来办理,市民都是排着长队等候着,不像现在很多业务都可以通过自助机器来办理。
  在行史馆里,郭宏伟征集并陈列了很多与中国工商银行历史相关的物品,其中包括希望工程纪念册、各类工作证件、技能证书、工号牌等。为了创建行史馆,他几乎走遍了整个乌兰察布,找老同志帮忙,找老相片翻拍,修补资料……他只希望在退休前还能为单位做点贡献。
  郭宏伟说:“今年7月,我就要光荣退休了。我是信贷员出身,算是亲眼亲身经历了中国工商银行的每一个时代的变迁。看着收集回来的相片,我感觉收获满满、信心满满,从银行的变化就能看到国家的变化、城市的变化、生活的变化……时代发展真快啊,一代新人替旧人,我相信国家的未来、乌兰察布的未来会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记者 鲍娜)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