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明,担任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扶贫办主任以来,情系农村、心系贫困人口,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废寝忘食奋战在脱贫攻坚最前沿,被称为脱贫攻坚的“先行官”、“好参谋员”、“主推手”。
当好“先行官”
王宏明深知要做好脱贫攻坚工作,首先要从基础做起,必须身先士卒、真正吃透、吃懂“精准”二字的含义。自脱贫攻坚实施以来,他经常奔波于第一线,带领扶贫办一班人,走家串户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认真听取乡村干部和贫困群众的要求和意见,共同分析解决贫困的方法,研究对策。在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协助努力下,先后在全县组织开展了8次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动态调整。他协调乡镇和包村单位,坚持从贫困地区实际出发,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扎实推进产业扶贫、住房保障、健康扶贫等14项扶贫工程,并配套了相应的政策措施,让贫困群众全部享受到精准扶贫的惠民政策,推进精准扶贫的顺利实施。
是个“好参谋”
扶贫办是脱贫攻坚的“参谋部”,王宏明勤于向县委、政府请示、汇报,及时为县委政府提供第一手资料。在规划制定、资金整合、措施落实、考核验收等方面,为县委、政府及时提供合理化建议。他积极协助县委、政府根据贫困户的不同特点和致贫原因,出台了针对性强的脱贫攻坚具体政策措施。为了提高贫困群众的发展能力,协调实施了“菜单式”产业扶贫项目,并采取“龙头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等模式,让1.9万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全县70%的农户紧紧附着在县域主导产业中。为了提高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他主动深入到乡镇共同协商谋划,协调解决人畜饮水129处,实现132个行政村、676个自然村通硬化路,文化室、卫生室、便民连锁超市覆盖全县全部132个行政村。
争做“主推手”
王宏明善于总结经验,每项扶贫工程的实施,坚持先试点后推广。他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在岱海镇、麦胡图镇搞了危房改造试点,在曹碾满族乡搞了健康扶贫试点,在蛮汉镇搞了问题大排查试点。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导,推动了整体脱贫攻坚工作。易地搬迁是脱贫攻坚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他深入搬迁村和贫困户中,掌握实际情况,找准问题的关键和切入点,将县委、政府和上级的政策转化为具体行动。坚持“产业与搬迁同步,哪有产业就往哪搬,哪能就业就往哪搬”的原则,推进易地移民搬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在鸿茅镇和温泉冰雪小镇建成3个集中安置小区,在产业聚集的村庄建成15个集中安置点,1640户搬迁户中有1320户实现至少1人就业。针对危房改造面宽、量大、钱少的实际,他和住建部门共同探讨解决良策,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危房修缮加固试点,探索出一套C级房室修缮加固的办法,“修缮加固”与新建房屋同步,有效解决了住房保障问题数量大、成本高、群众自筹难的问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王宏明的辛勤努力下,凉城县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20255人下降到2018年的2661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了1.34%。在自治区脱贫攻坚交叉检查、乌兰察布市历次督查考核,凉城县均名列前茅。“不抛弃每一户贫困户,不放弃每一个贫困村”这是王宏明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作出的掷地有声的承诺,更是他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梦的工作实践。(记者 宋福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