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祭火习俗
内蒙古新闻网  19-02-15 11:49  【打印本页】  来源:正蓝旗文联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中国传统的祭灶节,也是蒙古族祭祀火神的日子。传说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火神密仁扎木勒哈降生的日子,崇拜火的蒙古民族最隆重的“祭火”仪式就在这一天举行。蒙古族祭祀火神通常在羊胸叉内填满红枣、黄油、冰糖、奶酪、柏叶、哈达等,用白色羊毛线缠绕九圈后煮熟。到了晚上上灯时辰,在灶膛内填入沙蒿根、香柏片,上围干牛粪,将灶火点燃。

  “祭火”这天,早上要清扫屋子,中午喝奶茶,下午煮肉。祭火时,男主人点燃一把香,绕行住宅一周来到火撑子前,举香在火撑子左右各绕三圈,把香插在火盆内,双手托起煮好的羊胸叉放入火中,向火神献祭。全家人对着火焰祈祷。之后,他们还在煮肉的汤里下米煮粥,并放入奶酪、糖和黄油等,享用“祭火”的“口福”。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整个家族共享文化的传统,重温传统的伦理,建立家庭之间的和谐。

  祭火礼仪分为户祭、公祭、庙祭,祭火时间分为日祭(普祭)、月祭、季祭、大祭,大祭(祭火节)在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举行。随着牧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居民也都搬进了楼房,给人们在家祭火带来了不便。对此,自2011年以来,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内蒙古正蓝旗成百上千的蒙古族群众,都会扶老携幼,身着节日民族盛装欢聚在浑善达克生态园,集体举行隆重的传统祭火仪式。祭火仪式上,主祭人向火神奉上祭祀贡品,大家依次围绕腾起的圣火虔诚祈祷,诵读传颂两百多年的察哈尔格西?罗桑楚臣的祭火经文,将羊胸骨、酒、蒙古果子、茶叶、红枣、糖等祭品放入火中,顺时针绕图拉嘎(火撑子)三周,祈求新的一年里国泰民安、人丁兴旺、风调雨顺、五畜昌盛、吉祥安康。

  火是人类社会的重大发现,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历史性转变。人类可以利用火取暖和煮熟食品,避免野生动物的袭击等诸多作用,因此人类开始依赖火甚至开始敬仰,在以后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祭火的习俗。蒙古族认为火是纯洁的象征和神灵的化身,灶火是民族、部落和家庭的保护神,可赐予人们幸福和财富,也是人丁兴旺、传宗接代的源泉。古代蒙古族萨满教巫师认为火与火神可以驱逐各种妖魔与邪恶,医治疾病,施恩惠于人类,由此也可以说蒙古民族的祭火是原始宗教信仰的一种遗俗。史上有很多民族有着祭火习俗,但没有一个民族像蒙古族那样敬仰火。在历史长河中蒙古族形成了平时不灭炉里的火,从家族内部借火,经常将食品的精华敬献给火,赃物不得接近火源,不准敲打火灶,不得利器接触火等禁戒。祭火时用的火撑子蒙古语叫突力嘎,是一种腰缠三箍,上有四个支撑点的火架子。有的不用火撑子,便在火盆里搭起四边形干柴架。把蓝、白、黄、红、绿五彩布条,挂在火撑子或木柴的四眉上,分别代表蓝天、白云、黄教、红火、绿色的生命。火撑子前,铺一席白毛毡、摆木桌,白毡上用炒米撒上图案,蒙古语称哈斯塔吗嘎,译意即玉玺。桌子中央的碗里盛放着炒米、茶叶、红枣、黄油、羊胸脯肉等,上插燃烧着的香。桌上的盘子里盛着绵羊的肋条、颈骨、灌肠、胸脯、羊尾等。祭品留待二十四日以后、大年初一以前,每日早晚两次向火撑子里投祭,火撑子里的火至少三天不断,有的保持三个月。蒙古人将最小的儿子叫守火盘的人,即含接续香火之意。

  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记忆的形式和文化机制都在发生变化,在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化的不断碰撞中,牧民的祭火仪式也在逐渐简化,毕竟能用锅炉、煤气灶的就不会选择火撑子。虽然仪式在简化,但火的概念已经完全渗透到牧民生活当中,尽管现在的火已经不像几千年前那样给人带来那么多的实际性功能,但千余年后人们仍然能像当初那样的尊敬爱惜它,可见“祭火”的强大生命力,不在仪式本身,而在“火”这一观念。(郭海鹏)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