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画上的故事
内蒙古新闻网  19-02-28 11:01  【打印本页】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阴山岩画内容丰富多彩,记录了当地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宗教信仰、种族繁衍生息等,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人面像岩画

  人面像岩画时代为青铜器时代,画面长83厘米、宽65厘米,于2011年采自磴口县阴山托林沟,系阴山岩画中的精品,现收藏于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这幅岩画为金属工具凿刻而成,是一对模样相同的方形人面像,头插鹿角,额部有三道斜纹,弯弯的月眉,三角形的鼻子,长方形的嘴外露整齐的牙齿。这幅岩画非常有地域特点,反映了当时这一带先民以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特别崇尚以鹿角作为头饰的习俗。另外,这幅岩画可能是后辈为纪念、祭奠祖先而作。人类使用头饰的历史起源很早。中国汉字中的“美”字,其实就是一个戴着头饰的人。其头饰也许是一个羊头,有两只角;也许是两根长长的翎毛。在我国云南沧源崖画中发现的人物头饰,多为牛角、鹿角、牛尾、鹿尾、虎尾、鸟羽等,尤以牛角头饰为多。而东北的鄂伦春人,是以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他们以戴鹿角为美。鹿善于奔跑,体态雄健,公鹿头上的角分出多叉,十分雄壮美观。当鄂伦春人推举出能干、公正、勇敢、有丰富狩猎经验的人作为“莫昆达”(部落首领)后,莫昆达就把鹿角戴在头上,显示鹿角这种头饰与狩猎劳动和勇敢、力量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象征自己的权威。

虎吃羊岩画

  虎吃羊岩画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长84厘米、宽27厘米、高15厘米,重46.24千克,现收藏于五原县博物馆。

  这幅岩画不仅反映了阴山地区古代居民的信仰、认知美,同时让我们对当时的游牧生活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岩画中出现的不同物种,还可以让我们对当时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推断。

  分析这种动物题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于解读阴山岩画的文化意义非常重要。根据画面上动物的相貌及轮廓特征,我们可以对动物的生存条件作出相应判断,也可以判断阴山地区的气候变化、不同时期不同动物族群的出现以及地理环境特点。张丹文/图

狩猎岩画

  狩猎图,现收藏于磴口县文物管理所(博物馆)。其时代应为青铜器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画面长30厘米、宽30厘米,采集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狼山西段的阿贵沟内。

  画面用金属工具阴刻图案轮廓线,由6个单体图案组成。画面最上为一长尾上卷的狗;其下分列二羊,左羊作跃起状,前蹄置于右羊背上;再下右为一大角立羊,其后尾随一大尾上卷猎犬,二者之间有一持弓猎手,瞄向大角羊。画面构图稀疏有致,线条稚拙,造型古朴,生动地再现了古人的狩猎场景。王浩文/图

木雕五彩鎏金南海观音菩萨像

  木雕五彩鎏金南海观音菩萨像为一对,其时代为明代,于2004年出土于临河区美丽园小区,现收藏于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其一通高199厘米、宽41厘米,腰围110厘米,座高26厘米,座宽52.5厘米。此观音菩萨像系整木采用圆雕刀法雕刻而成。观音体态高挑修直,头绾高髻,面貌清瘦,双目微合,肩上搭帔帛,帔帛交叉,衣褶随身起伏,下垂自然飘逸,裙下百翼式伸展。右手结说法印,左手反握经卷,双足跣裸,步踏莲花。其造型优美,形象生动,线条流畅,技法高超,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因遭焚烧,此观音菩萨像大多碳化,反隐秘处有金漆残留,发髻和手有残损。赵占魁/文李晓宫/图

青铜行军锅

  这是一套大型野外复合炊具,由6件组成(3件釜、1件甑、1件篦子、1件盖),时代为汉代,通长41厘米、通宽31厘米、通高28.7厘米,总重15.675千克。其中锅1:带双耳,口径31厘米,高27厘米,长41厘米;锅2:口径31厘米,高18.7厘米,底径15.5厘米;锅3:口径31厘米,高18.5厘米,底径15.7厘米;甑:口径30.7厘米,高20.2厘米,底径21厘米;锅盖:口径31厘米,高9厘米;篦子:口径25.3厘米,高1.5厘米,底径10.5厘米。于2012年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征集,现收藏于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

  这套汉代青铜行军锅保存完好,虽距今已2000多年,但保存了古代青铜器原有的色彩。其中3件釜可单独使用;1件盖也可以当盆使用;甑和篦子须与釜配合使用。为行军携带方便,可套在一起背着或驮在马上行走。其制作工艺精美,器物功能科学、实用、超前,蕴藏着古代先民高超的智慧。赵占魁/文李少雷/图

陶井

  陶井,所处时代为夏代,重0.89千克,出土于山西,现收藏于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

  陶井是一种冥器,在夏代已经被广泛使用。井的发明,是古代社会迈入文明的标志之一。它大大减少了古代人对江河的依赖性,为城邑的形成、国家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周书》说“黄帝穿井”,“尧民凿井而饮”。凿井的历史相当悠久。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汤阴白营遗址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水井,而且井较深,说明当时凿井技术已相当成熟。谢冬文/图

奇石“中华大地”

  今年76岁的潘竟明,痴迷奇石收藏,25年收藏奇石3000多件,其中最珍爱的是奇石“中华大地”,每晚睡觉都要抱着它。

  “中华大地”是潘竟明1999年9月29日得到的一块奇石。这块石头从正面看形似中国版图,从背面看像一只昂首挺立的雄鸡,当时又是国庆节前夕,他便给它取名“中华大地”。

  “它是我在临河邮政大厦附近摆摊收来的,当时浑身是泥,很不起眼。”潘竟明说,其实这是一块石英质玉髓缠丝玛瑙,长19厘米、高13厘米、厚10厘米,通体红色,又有白、黄、黑、绿相间,色彩丰富,万千条缠丝与集骨纹密切搭伸,层次分明、丝丝飘逸。这块奇石曾获第五届中国国际赏石大展金奖,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称赞过它的奇美。陶林文/图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