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尔县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姜果绿。李申摄
【核心提示】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和林格尔面塑艺术,是经前人走西口传入和林格尔,已历经四代传承,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如今的和林格尔面塑与山西面塑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在充分吸收当地特色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发展,已经成为一项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林格尔面塑,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艺术,它深深扎根于当地民众的生活和民俗礼仪之中,焕发着质朴无华的乡土之美。
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面塑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
在和林格尔,从八九十岁的老奶奶到二十几岁的年轻媳妇儿,都是制作面塑的好手,她们一代代传承着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靠着口传心授的方式演绎着和林格尔面塑艺术。
和林格尔县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姜果绿介绍:“面塑在古时候与传统节气、节日是密不可分的。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都会有与之相对应的面塑造型。”和林格尔面塑也充分地继承了这一传统,并与当地的特色进行融合,创造出了和林格尔面塑独特的用途。
每到春节来临前,和林格尔县的人们会用白面捏制小狗、小猫、玉兔、鱼娃娃、莲花等面塑制品,上面点缀红枣、花生等,当地称之为“枣山”,以象征万事如意、多福多寿,家庭和睦。
清明节前一两天,家家户户蒸“寒燕”,即给儿童用白面捏成各种果品,蒸熟后,插在酸枣树枝上,悬在梁间,仿佛小鸟压枝,既能欣赏而又不耽误儿童食用。其中既代表着寒食节“寒食焚火,冷食一日”,又以燕子象征寒冬消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在农历七月十五要捏面人,例如胖娃娃、大罗汉供小孩食用,上坟祭祖用的面塑造型则是单头蛇或双头蛇的“蛇盘盘”。旧时的民俗,祭祖时晚辈吃掉“蛇头”表示“灭毒头,免灾祸”。
在婚娶之时,男女双方都要互赠面鱼、面兔,寓意“花鱼吉兔,活个没数”的吉祥含义。
和林格尔面塑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婴儿过满月或十二岁生日时,由长辈制作直径达二尺的面塑,即一个圆形面圈上放置精致的十二属相的面塑,在面塑中间放手和兔,寓意“守住亲娘不离手”。
内涵丰富的传统技艺
和林格尔面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变化发展,它的灵感与制作选材来自于田间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不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还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制作特点。
和林格尔面塑是用面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动植物造型。主要出现在嫁娶礼品、殡葬供品中,也用于寿辰生日、馈赠亲友、祈祷祭奠等方面。当时农民们把已蒸好的各种面塑摆好,其中猪头形面塑俗称“大供”,另外还有花馍、花果馍、礼馍、馍玩具等。
就捏制过程来说,和林格尔面塑需要先将面发好,而后浇上干面,加碱使其更易于捏制。而后再用温水和面,共发三次。面越发越白,越发越瓷。经过这样发酵制成的面塑不仅颜色纯白,易于上色,而且造型美观,便于捏制后天然风干。加之调料,食用也更加可口美味。
从捏制风格来讲,和林格尔面塑风格古朴、粗犷、豪放、深厚,却不乏细致、优美。调入不同色彩的食用颜料后,用手指和简单工具例如剪刀、梳子、篦子、竹针、红枣、花椒、红豆等制成,只要掌握好发面技术,按照式样进行捏制,一个个鲜活的面塑形象就会脱颖而出。和林格尔面塑突出的特点是“一印、二捏、三镶、四滚”,另外还有“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脊背、美女的腰”的生动说法。
这门传统技艺的内容丰富,粗略估计有300多种,有花鸟鱼虫类、人物故事类、民俗节庆类,数不胜数。最具代表性的有蛇盘兔,鸟雀禽兽、花果山、莲花娃娃、爬娃娃等。
和林格尔面塑的造型古朴淳厚、典雅别致,在表现上恰到好处地把面的性能特质与当地民众积淀深厚的审美素养完美结合,体现出柔中带刚、虚实相生的独特之美。
风格独特的地方文化
和林格尔面塑作为一种传统技艺,不仅是成为民俗节日中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更是一种由风俗习惯积淀而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
关于和林格尔面塑的文化内涵,在民间有很多说法,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它表现了一种接福纳祥,祛病除灾,祝福子孙繁衍生息的文化价值观念。
从风俗到技艺再到民间文化,和林格尔面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非遗传承人的付出与执着。
随着非遗申请成功,和林格尔面塑逐渐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对于目前的发展现状,姜果绿表示乐观。现在每当有节气庆祝或大大小小的活动,都会请到姜老师来为其制作面塑。例如在和林格尔夏季举办的芍药节与秋季举办的赛马节等活动时,无一例外的都会有和林格尔面塑展示。
对姜老师进行采访时,她正在为和林格尔冬捕节准备特色的面塑。俗话说闻名不如见面,亲身看到并感受到了面塑的制作与艺术,亲眼见到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造型,更加深了我们对面塑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认识。
姜老师并没有满足,她说,虽然现在和林格尔面塑的发展状况较好,但由于面塑制作过程较为复杂,掌握的人还是少数。加之其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时令性,很难形成规模,更不用说转化为文化产业。
针对面塑目前发展遇到的瓶颈,姜老师立足现实,针对现状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她在继承和林格尔面塑内涵的前提下,进行了一系列造型的创新,创作出了一批更符合需求的面塑。她还准备开设一个店面,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让面塑形成规模和产业,更便于她教授这门优秀的非遗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林格尔面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与时代相结合。
此外,姜老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支持下,每周三、周五都会在各个学校为学生们展示并讲述和林格尔面塑制作方法和背后的历史文化,甚至还曾为外国留学生传授过和林格尔面塑技艺。
初为技术,终为艺术。在非遗传承人的不断努力以及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和林格尔面塑作为当地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拥有更光明的前景,被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记者 徐跃 韩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