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抓脱贫 携手奋进奔小康——记阿左旗扶贫办主任郭建勇
内蒙古新闻网  19-03-22 11:42  【打印本页】  来源:阿拉善日报

  “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一个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阿左旗扶贫办主任郭建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时期的扶贫干部要有一颗担当的心,要有一身真本事,不仅能说,还要能干,让自己成为一名全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广大农牧民。”

  辛勤耕耘,始终把脱贫攻坚放在首位

  “吼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工作中,郭建勇在凡事亲力亲为的同时,又善于当好“指挥官”,带领单位同事使劲干,指导帮扶干部扎实干,协调行业部门共同干。为了系好精准扶贫的“第一粒纽扣”,他在贫困户识别上指导基层开展“三级研判”,初级研判由嘎查在入户研判的基础上进行民主评议,得出初步研判意见;二级研判由苏木镇对嘎查村上报的结果进行再次审核研判,对存有疑点信息的农牧户进行重新入户核实,确定二级研判意见;三级研判由旗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抽调各成员单位,根据部门数据比对结果,召集苏木镇扶贫分管领导、扶贫专干及嘎查领导、驻村第一书记共同参与分析、会商研判,确保贫困户精准识别。

  去年,在贫困户再审核再界定中,郭建勇对苏木镇上报的未脱贫户129户320人,一户一户进行入户摸底,认真了解其家庭情况,详细计算收入支出,最终确定未脱贫户56户137人。为了扶贫施策接地气,他每年都要到苏木镇实地调研,与苏木镇、嘎查村主要领导及驻村第一书记座谈交流,为定好旗级政策获取第一手资料。从2016年起,他就协调农牧、林业、民政等7个扶贫部门各自出台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制定具体扶持措施。目前,参与扶贫的部门已增至17个,形成了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

  创新思路,结合实际推进扶贫工作

  “总书记说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源。我们作为扶贫干部,一定要在产业扶贫上下足功夫、做出成效。”长期以来,郭建勇立足基层实际,多措并举,从发展到户扶贫产业,到探索实施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再到新型经营主体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因此生活有了保障。

  阿左旗吉兰太镇乌达木塔拉嘎查刚开始饲养“阿杜”肉羊时,不少农牧户的羊在精心喂养3个月后反而更瘦了,退回企业2个月又变得膘肥体壮。郭建勇便和大家一起找问题、想办法,最终发现是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导致的。经过多次和企业磋商、与农牧民沟通,决定把羊作为股本放在企业,企业每年每只羊给农牧户分红120元,生产的羊羔归企业,到期后羊如数返还。该举措让农牧民腾出了更多精力、时间学习新技术,农牧民的利益也得到了保障。这样的一次尝试,让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扎下了根。目前,阿左旗的11个龙头企业、26个合作社,以“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带动2700多户贫困户发展特色养殖、沙漠旅游、中药材种植、沙产业等特色产业,使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为了让贫困户的生活获得更多保障,他和班子讨论后,决定保险扶贫采取招投标方式确定合作方,最终,补充医疗保险为贫困人口报销个人自付费用比例达80%,贫困户也有了自己的健康保障单。

  践行宗旨,围绕贫困群众需求开展扶贫工作

  为了激发干部的奉献和实干意识,郭建勇带头组织开展学习新党章、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学习活动;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博爱一日捐”“慈善一日捐”、关爱党员激励扶助基金募捐活动;安排单位党员结对帮扶社区困难居民和困难党员各一户……作为一名奋斗在扶贫战线上的党员领导干部,每一个贫困人口、每一户贫困家庭都是他心中放下不的牵挂。郭建勇说,看到贫困户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就是他最大的幸福。(记者 闫琛琛)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