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担当书写脱贫答卷——记腾格里额里斯镇乌兰哈达嘎查驻村工作队队长陈国瑞
内蒙古新闻网  19-04-09 10:29  【打印本页】  来源:阿拉善日报

  清晨,一轮红日从大漠东边慢慢升起,阳光照射下,腾格里额里斯镇乌兰哈达嘎查村委会楼前的国旗显得格外耀眼。匆匆而来的陈国瑞一路笑呵呵的,黑框眼镜让他显得斯文又干练。晨光中,他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2018年5月,80后的陈国瑞被派驻到乌兰哈达嘎查,任驻村工作队长、嘎查第一书记。上任以来,他与选派结对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嘎查“两委”班子一道,为落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忙碌着。

  乌兰哈达嘎查南邻宁夏中卫市,西接阿左旗温都尔勒图镇,总面积628平方公里,牧民主要以发展畜牧业、旅游业为生。陈国瑞上任之初,该嘎查有贫困户24户97人。怎样当好驻村第一书记,让牧民们尽快富起来?这成为陈国瑞每天考虑的事情,他深知,要想改变牧民们的生活,自己必须先掌握政策及村情民意。于是,他走村入户,到村民家,到贫困户家,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再召开“两委”班子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共同探讨发展思路,并撰写民情日志,为乌兰哈达嘎查脱贫攻坚切实把“脉”开“方”。经过调研后,陈国瑞联合嘎查“两委”班子制定出台了《乌兰哈达嘎查乡村振兴三年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嘎查的产业发展目标、规模、重点。

  有了目标,再加上班子一干人齐心协力的工作,嘎查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嘎查新建了两条三级公路,大芨芨湖架设了电网,周边牧民用上电啦。”“南滩吃水困难的牧民又打了一眼水井,人畜饮水不愁喽。”“嘎查给我们申请了70多套空气源热取暖设备,以后冬天就不用烧炉子了。”“我们家孩子毕业没干的,陈书记还给想办法找了工作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从乌兰哈达嘎查农牧民的对话中,不难看出他们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肯定和满意。

  嘎查经济有了起色,但如何能让经济发展持续下去?陈国瑞和驻村干部又进一步完善了现行的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实现旅游合作社入股全覆盖。同时,不断完善嘎查村配套基础设施,通过实施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电网改造、街巷硬化等民生项目,切实解决了嘎查贫困群众的住房、饮水、用电、出行、通讯等现实问题。嘎查还召开村民大会,同意合作社扩股,购买沙漠冲浪车6辆,在旅游景区建设接待中心。由政府向合作社投入扶贫资金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合作社向贫困户提供优良肉牛,并代管饲养,每年向贫困户分配1000元分红收益。

  曾经的自治区级贫困嘎查乌兰哈达如今变化越来越大,他们采取的“党支部+合作社”的旅游发展模式被开发区当做典范并推广,2018年旅游合作社实现分红300余万元,曾经的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但这一切却未能让陈国瑞满足,他告诉记者:“我们一定要扶刚刚脱贫的群众一把,让他们在致富路上走得更稳,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小康社会的富足与安宁。” (记者 包云峰)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