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刺绣:指尖上的民族非遗文化
内蒙古新闻网  19-04-11 11:30  【打印本页】  来源:阿拉善盟广播电视台

  说起刺绣啊!人们马上会联想到江南绣女的专利。而蒙古族服饰刺绣艺术和蒙古族服饰一样源远流长。蒙古族刺绣是展示蒙古族服饰美的魅力手法。为使这一指尖上的民族非遗文化得以传承,盟级蒙古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斯琴高娃办起了民族刺绣培训班,吸引了诸多刺绣爱好者前来学习。

  培训班上,盟级蒙古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斯琴高娃正在对刺绣工艺的针法、技巧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她告诉记者,每年她都会开办民族刺绣培训班,为大家免费培训两到三次,并为偏远地区的农牧民提供特殊短期培训,教大家刺绣技能、传统理念和历史知识。

  斯琴高娃告诉记者,阿拉善刺绣已经快被遗忘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刺绣是什么,为了把阿拉善刺绣教授给更多人,同时让我们的下一代把阿拉善刺绣传承下去才开的这么一个培训班。

  身为阿拉善蒙古刺绣传承人,斯琴高娃一直致力于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尽自己所能帮助广大的刺绣爱好者,为推动阿拉善民族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任海燕是斯琴高娃今年新招收的学徒之一,任海燕正在绣制的这件鼻烟壶袋是她的第一件蒙古刺绣作品。她告诉记者,蒙古刺绣在父辈那一代是人人熟练掌握的手艺活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族刺绣逐渐淡出了大家的生活。她想,眼下将蒙古族刺绣学起来、用起来,才是新时代年轻人最好的传承方式。

  此次蒙古族刺绣培训采用理论讲解、实践创作、展览展示的方式进行,共有20余名刺绣爱好者参加。

  蒙古族服饰刺绣艺术,从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蒙古族妇女精湛的技艺,吸引着人们不断去探之。愿这古老的蒙古族服饰刺绣艺术更加绚丽多彩。(记者 丽娜 木仁)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