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泉一直坚持抓好村委班子的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意识,不断强化班子队伍自身建设。经过努力,赛忽洞村党支部吸收了两名群众认可度高、工作能力强的支部委员,圆满完成了村委换届工作,进一步加强了赛忽洞村委班子的工作能力。
“扶贫要先扶志,只有使贫困群众自觉萌生‘不愿贫、不愿穷、不甘落后’的思想,先从思想上‘脱贫’,才能使国家的扶贫政策真正达到最大效果。”海泉说,为了提高了人民群众对“脱贫攻坚”的知晓度,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内生动力,他和同事们协商组建了赛忽洞村“彩虹”文艺宣传队,通过老百姓最喜欢的“二人台”“快板”等艺术表演形式,把身边的扶贫故事编成剧本演出来,将扶贫的各项政策谱上曲子唱出来,切实提升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决心和愿望。
在实际工作中,海泉从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入手,对11个自然村进行了危房改造,对14户贫困户、21户低保户、6户五保户的危房进行了改造,彻底解决了村民住房安全问题,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他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村民用电难和出行难的问题。
“第一书记”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农民,位置很重要,身份很特殊。在村民当中海泉最了解上级政策,在干部当中海泉最了解基层情况,他带着村里老百姓对“第一书记”的期盼和信任,带着各级领导对“第一书记”的关怀和支持,携手并肩、汇聚合力、勇于担当,确保“扶贫路上、不落一人”,当好脱贫攻坚的排头兵,努力让赛忽洞村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记者 孙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