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无论阴晴雨雪,总有一个身影行走在康卜诺村的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乡亲们见了他都会热情地上前打声招呼,唠上几句最近家里的情况。他就是兴和县大库联乡康卜诺驻村工作队长黄玉印。
2015年9月,黄玉印被选派到康卜诺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7年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
黄玉印是农民的儿子,脱贫致富的情结扎根于心。2015年,他背上行囊只身来到康卜诺村,成为了一名驻村书记。刚进村,黄玉印就紧锣密鼓地开展起工作。与村“两委”成员交流了解全村整体情况,下田地、入农户摸底调研,设身处地了解村民的诉求及生活中的困难……通过入户走访,与村组干部坐谈,虚心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黄玉印确定了康卜诺村以党建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要目标的发展思路。
村里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乡党委的支持下,康卜诺村委会改组得以顺利实施,新班子的建立,为今后的工作夯实了基础。在党支部日常活动方面,黄玉印根据康卜诺部分党员在外地打工,不能按时参加支部活动的现状,成立了支部活动微课堂,利用微信开展“三会一课”、党员议事等活动,并将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等内容定期利用微课堂分享,供党员学习。在阵地建设方面,他向包扶单位争取了7.4万元的专项资金,对村委会进行了修缮。
“要把乡亲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倾尽全力做好脱贫工作,让大伙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黄玉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充分利用帮扶单位的协调优势,积极争取资金,为康卜诺村修建了7.4公里的砂石路,为王家梁村实施自来水饮水工程,硬化街道1.8公里,彻底解决了康卜诺行政村的出行难题和王家梁村民的饮水难题。
卞家村是康卜诺辖内的一个自然村,人口少、土地少,地理位置偏僻,村里多为留守老人,生产劳动能力较弱,房屋年久失修,大多成了危房。针对卞家村的情况,黄玉印多次走访入户并召开村民座谈会,最终在县财政局的积极支持下,卞家村被列入易地搬迁的项目村,将该村的12户村民集体搬迁到康卜诺村。
为了将输血扶贫转变为造血扶贫,实现集体经济清零递增,在黄玉印的积极争取和包扶单位的支持下,投资360万元的3000吨马铃薯储窖项目落户康卜诺村。项目建成后,村委会每年可获取收益10万元,收益资金将主要用于扶持贫困户脱贫。
用心帮、用情扶,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黄玉印在走访王家梁村李青家了解到,李青的儿子和儿媳离婚,留下了患有尿毒症的孙子由李青老两口抚养,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因孩子的疾病陷入困境。经村委会研究,李青被纳入到精准扶贫对象,挽救了这个濒临崩溃的家庭。为了更好地给予李青一家帮助,黄玉印尽其所能,孩子去县城治疗,都是由黄玉印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接送,每次去北京看病,黄玉印凌晨4点半就出发,7点前把孩子准时送上去北京的列车。黄玉印还通过“水滴筹”发起爱心捐款,为孩子筹集了28000多元的医疗费用。风里来雨里去,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如今的康卜诺村村民和谐勤劳、互敬友爱,村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村集体经济也实现了从无到有,发展势头见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引进先进的技术,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让康卜诺村脱贫致富,安居乐业。”黄玉印充满信心地说。(全媒体记者 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