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拉善盟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敦高勒嘎查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袁霞,2003年参加工作,2011年6月入党。2017年4月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我担任了阿敦高勒嘎查的第一书记,2018年5月又被任命为阿敦高勒嘎查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谈起“第一书记”,对于多数人或许是个完全陌生的词语,自担任阿敦高勒嘎查第一书记以来,我把自己当做一名“村里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情系群众,我用实际行动给予“第一书记”这个词这样的解释……
到村任职后,我先从“两委”班子、党员、村民代表入手,了解到阿敦高勒嘎查是1994年从牧区整体搬迁过来的,始建于1998年,位于嘉镇政府西3公里处,属纯农业嘎查。现有村民185户,431人,其中常住人口69户,198人。嘎查现有土地面积12000亩,其中耕地面积8900亩,种植主要以青贮玉米为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嘎查农作物易受风沙袭击,是“三到村三到户”贫困嘎查,2014年至2017年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户159人。
勤于学习提高扶贫能力
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我十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利用业务时间和岗位锻炼的机会,主动学习党在现阶段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走访入户、座谈交流、田间地头唠家常等方式,拉近与村民心与心的距离,很快融入到嘎查集体。我深知担任第一书记的使命和责任,只有加强党组织建设、建章立制,才能增强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才能增强“两委班子”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意识,才能激发干部群众扶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我带领嘎查“两委”班子、党员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纳入嘎查经常性工作;组织嘎查全体党员参观了廉政教育基地,每月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慰问贫困老党员;组织嘎查部分党员、合作社和种植户代表到临近养殖场、特色种植基地参观学习。
摸清民情分析原因让脱贫工作落到实处
作为第一书记,我同驻村工作队多次逐户上门走访。通过入户走访一方面宣传政策,让建档立卡户知道纳入贫困户的标准和程序、脱贫的具体程序,享受的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兜底保障等方面的政策。通过认真的讲解,让每一户都明白自己享受过的政策、得到了什么成效。另一方面了解了嘎查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认真分析致贫原因,仔细讨论分析研判,填写扶贫手册,健全完善了贫困户的档案资料和嘎查档案。
为了更好的了解非常住贫困户和一般农户的基本生产生活情况,2018年春我与嘎查两委利用周末三天的时间行程两千多公里,走访慰问了在左旗、右旗、额旗打工的贫困户和一般农户。并为16户贫困户送去了慰问品,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
聚焦热点问题倾力解决赢民心
在两年的驻村工作中,我体会到了要想抓扶志必须重扶智,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思想才能实现整体脱贫奔小康。我多次与两委班子、帮扶责任人反复商量,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案”的要求,找准致贫原因,探索脱贫路径,制定了帮扶措施,优化扶贫方案。
转眼驻村工作已近两年,在这风雨历程里我始终用一种无私的情怀心系群众这个大家。贫困户色日古林的妻子常年有病,他本人又爱喝点酒,一次清晨5点多,色日古楞酒后心脏病突发重度昏迷送到医院,我与嘎查两委得知这消息后,立即赶到医院给他办理转院手续。李玉珍老人体弱多病她的子女都在外地打工身边无人照料,我得知后带她去医院看病买药。我认为嘎查的事就是自家的事,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群众就像我自己的亲人。如今村民们也把我当成了村里的一员,当成了自己的贴心人。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我相信我们嘎查的每一位农民都将会走上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