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脱贫工作做到村民心坎儿上——记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第一书记杨明轩
内蒙古新闻网  19-08-02 16:25  【打印本页】  来源:乌海日报

  一提到千里山镇团结新村第一书记杨明轩,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2018年4月刚到任时,杨明轩因为没有相关工作经验,许多村民并不看好他,面对这个“外行人”,村民们都是猜疑和顾虑。但是杨明轩没有退缩,而是把自己当成“村里人”,扑下身子扎实工作,了解村民困难、解决村民困难,全身心投入团结新村脱贫工作。

  杨明轩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深入村民中了解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贫困户相关信息等情况,认真梳理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打基础。

  脱贫攻坚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杨明轩就从这项工作入手,尽快改变自己“外行人”的形象。

  贫困户韩生海的女儿患有遗传性弱视,在市第八中学寄宿就读。杨明轩多次走访了解情况后,主动和学校进行沟通,最终学校免除了韩生海女儿的伙食费。杨明轩还自筹资金给孩子安排了课业补习班,并且实时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前几年,韩生海地里种的是小菜,效益不是很好,基本上没什么收入。今年,在杨明轩的指导下,韩生海种起了普罗旺斯西红柿。

  韩生海对记者说:“四分地的柿子,卖出了一万六千多元的好价钱,这是当初想都不敢想的事。多亏了杨书记,帮忙找渠道卖柿子,还帮我在城区设立了临时寄卖点,使我家的柿子有了更多的销路。”

  杨明轩说:“我刚到任时,韩生海一家是团结新村生活状况最差的一家。后来通过各种帮扶,改善了他家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今年,他又养了猪,收入又会有增加。”

  杨明轩说:“脱贫攻坚,党建先行。有了组织保障,才能让村民们更好地脱贫致富。”杨明轩协助村党组织制定了例会制度,统一村干部思想,强化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全面提升村党支部的组织力,坚定村两委全面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切实把团结新村党支部打造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在杨明轩的带领下,团结新村党支部依托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优势,牵头成立了同富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现有果蔬种植为基础,打造“绿色采摘”一条街,同时结合民宿、农家乐等旅游发展项目,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杨明轩告诉记者:“目前,团结新村绿色果蔬采摘示范基地正在建设中。我们将打造智能联动温室,把村内草莓、多肉、葡萄、花卉等种植资源进行整合,打响采摘农业品牌,同时利用2栋温室打造育苗基地,为贫困户提供苗木。同时,打造蒙古包、农家乐等特色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为了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和改善村委会的办公环境,2018年,杨明轩争取到了近12万元的社会援赠。这些援赠的背后,是杨明轩不辞辛苦,一次又一次努力的结果。

  团结新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户21人,目前已全部实现脱贫。今年,团结新村将推进集体经济产业项目蔬菜精拣配送车间建设,使自产的果蔬与市民餐桌真正达到零距离,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再发力。

  从当初不被看好的“外行人”,到现在村民们认可的“村里人”,杨明轩实实在在地把第一书记的工作做到了村民的心坎儿上,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辛苦不负有心人,付出终会有回报。今年,杨明轩获得了海勃湾区脱贫之星、乌海市脱贫之星的称号,并获得了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黄建飞)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