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的坚持与坚守,绿化荒沙6500多亩
内蒙古新闻网  20-01-16 17:07  【打印本页】  来源:鄂托克前旗发布

家住昂素镇

巴彦乌素嘎查的牧民乌力吉德力格

47年来,

坚持治沙种树

绿化荒沙6500多亩

将他居住的沙漠变成了绿洲

  这些天,加拿大约克大学伊朗籍导演阿泰菲·卡德莫尔扎为牧民乌力吉德力格拍摄名为《青春润无声》的治沙造林纪录片。影片讲述了乌力吉德力格如何努力将他居住的沙漠变成肥沃的土地。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乌力吉德力格就开始治沙造林。他家有8500亩草牧场,但将近7000亩都是漫漫荒沙,剩下的1500亩草牧场也不断地被流沙所吞噬。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乌力吉德力格意识到,要想过上好日子,必须治沙造林,恢复生态环境。

  乌力吉德力格,巴彦乌素嘎查牧民:以前生活困难,一开始树苗特别缺,邻居拿过来几棵柳树苗子,种上几棵沙柳,沙柳长大,砍起来再育苗,种树也没有工具,就是拉拉车,大一点的树苗大人扛,小一点的儿子女儿一起扛。九几年买了辆四驱车,在陕西买了苗子,种树的条件慢慢地好了,覆盖率百分之八十,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明年还要准备种点柠条。 气候干旱、种苗缺少、交通困难,在这些困难面前,乌力吉德力格并没有退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下,沙退树进,自家草场的生态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如今,站在乌力吉德力格家的草场上,放眼望去花草葱茏、林木森森。

乌力吉德力格家的草场沙漠变绿洲

  植绿难护绿更难,他自筹100多万元用于植树造林。从小看着父母在黄沙里摸爬滚打的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了,也跟随父母的脚步行进在植绿护绿的道路上。嘎查里的很多牧民在乌力吉德力格的感染下加入到治沙造林的队伍中,他们共同践行着将“漫卷的黄沙变成草绿天蓝”。

  据了解,自2002年以来乌力吉德力格老人先后荣获生态建设党员标兵、生态建设标兵等20余项荣誉,特别是2016年,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他“全国绿化奖章”,这是对他一生治沙造林的充分肯定。乌力吉德力格告诉记者,绿水青山是他毕生的追求,走在这片充满回忆的土地上,他才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如此的充实。

  乌力吉德力格,巴彦乌素嘎查牧民:最近习主席在内蒙考察的时候讲到绿色是发展的思路,我种了这么多年的树,一定会坚持下去,要世世代代干下去,做好榜样。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