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治沙标兵宝秀兰
内蒙古新闻网  20-01-19 20:48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8月4日,通辽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宝古图嘎查党支部书记宝秀兰走进自家的菜园,从黄瓜架上摘下几根新鲜的黄瓜招待来家的客人。菜园里豆角、辣椒、小白菜、韭菜等蔬菜长势正旺,菜园外一块花畦里开满了各种鲜艳的花朵。

  “现在看起来这里啥都能长,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当时这里到处是白色的沙子,不穿鞋跑一天也不会扎脚。每年一刮风,沙子就刮到村里来,白天黄沙满天,就像晚上一样,一年360天有300天吃的都是掺着沙子的饭。”宝秀兰说。

  在宝秀兰家四周记者看到,到处都是成片的杨树和柳树,远处的沙丘上长满了柠条、黄柳等植物。宝秀兰指着不远处的一棵老榆树说:“当时,这片沙地里只有这一棵树,也正是这棵树,坚定了我治沙的信心。”

  1997年,宝秀兰承包了嘎查2500亩沙地。为了在沙地上种树,她和丈夫用骆驼从四五十里外的地方运回了黄柳和柠条等树苗,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种植了几十亩。第二年仅仅成活了一半。“这些树苗本来都能活,因为刮风、牛羊损害,损失了一半。”宝秀兰说。

  宝秀兰和丈夫每年都在补苗,连续22年,她和丈夫栽树不断。一开始买不起苗木栽的少,2010年以后,她每年都要栽1000多亩,有时栽四五千亩。在宝秀兰和全村人的努力下,现在全嘎查13.6万亩沙地,除留下2万亩开发成旅游区外,剩下的基本上已经绿化完毕。“嘎查还有三四千亩沙地,明年春天就全部绿化完了。”宝秀兰说。

  因为治沙绿化成绩突出,2013年,宝秀兰荣获全国防沙治沙标兵荣誉称号。

  宝秀兰说:“20多年前嘎查3个自然村一共才养着500多头牛,现在生态好了,嘎查一共养着3000多头牛、2000多只羊、200多峰骆驼。我自己就有80多头牛、45只羊。下一步,我打算带领群众把树木管护好,该平茬的平茬,该管护的管护。我还打算成立一个造林合作社,与白音他拉嘎查5个村签订协议,帮助他们搞绿化。还打算建一个饲料加工厂,把种植的柠条和黄柳加工成饲料来喂牛,为村民节省饲养成本。每年我自己家光饲料钱就要花费20来万,加工厂建成后,差不多能节省10来万元。”

  “现在嘎查养50头牛以上的有15户,养20头牛以上的户数占到总户数的80%,2017年我们嘎查有16户贫困户,2018年就剩下2户了,今年要实现全部脱贫。”宝秀兰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苏永生)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