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智慧型教师,教一批会学习、会思考的学生。热爱生活,努力向学生展现一份大爱、大美的教育情怀,努力向这个世界贡献一份让人感动的思想和情怀、善心与诗意。参加工作十二载,王建忠始终坚持以教师的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顾全大局、勇挑重担;业务上兢兢业业,不断追求。5年的班主任工作,让他深深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重要,自从担任班主任工作以后,他就一直尽心尽力地为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而努力工作。工作期间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收获了可喜的成绩,面对这些年充实的工作生活,他无怨无悔!
作为康巴什区第一中学的一名教师,他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初中物理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潜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课堂上,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光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而他则循循善诱,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是物理,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教育学生时,他很注重培优辅差的工作,对于后进生,他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教研方面,他用心观看各种教学观摩课和报告会,不断充实自我,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我的教学潜力和业务水平。
2015年9月他获得旗级优秀教师,2016年11月获得康巴什区实验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7年12月获得全市初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2018年12月获得康巴什区实验教学能手。
“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初中阶段的孩子年龄较小,没有定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抓习惯的养成尤其重要,这个过程就要做到严管理,有尺度。
首先,制定严格切合实际的班规。他充分发扬民主,让孩子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班级公约,制定的奖罚扣分制度要严而有理,严而有格,使班级的教育与管理活动变为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使教育与自我教育,管理与自我管理结合。
其次,帮助每个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每个学期初他都会利用一节班会课分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分配的合理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计划的框架,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合理安排一周的学习计划。
最后,家长监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他认为,孩子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让家长参与其中,一来可以增强孩子与父母的沟通,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二来家长做好了监督工作,因为初中阶段的孩子自觉性差,大部分孩子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之势,在家长的监督下能更好的落实学习计划,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作为班主任,每一新学期的开始,他都会花很大的心思培养班委的骨干力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不仅班主任轻松,而且还培养了班干部的组织能力。
要建设好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一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任课教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因此他十分注重与班级各任课教师的联系,不定期地向他们了解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的课堂表现等方面的意见。同时经常到班级了解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意见、要求、学习上有无困难并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望子成龙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配合,因此,为了促进每个孩子的学习,他想方设法广开言路,及时和学生家长进行联络和沟通。一方面能够多了解学生的成长状况、家庭环境,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促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对班主任工作的了解,对孩子的了解。这样不仅让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情况,看到差距,也能让家长融入到班级管理中,理解老师的艰辛!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更也是一门艺术,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如同放风筝,敢放线,才能飞得高,会收线,才会飞得稳。风筝线放的长度决定风筝能飞的高度,这一理想的高度某种程度上决定孩子们人生能够达到的高度。老师每天面对的学生,就像是一个个不同的世界,需要用不同的模式去“唤醒”实施教育,需要班主任多留意,多研究,因时、因人、因事地把握好处理问题的尺度,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做一个会“追”风筝的人!做一个会“放”风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