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过许许多多城市。但唯有我和曾经守卫在这里的官兵对通辽市怀有深刻的记忆和深厚的情感。驻守在通辽地区的部队都是从通辽市出发奔赴卫国戍边的第一线。因此,应该说通辽市曾经留下千军万马的坚定的脚步和青春的热情、激荡和豪迈。通辽市又是东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这里设有军供站、转运站,当时部队调防,人员调动,官兵探亲,家属来队,转业复员都是要经过这里转送。因此,通辽不但是部队战备,生活物资的转运地,也是官兵人员流动的集散地。可想而知,做为特殊职业的军人在这里写下了许许多多特殊的情感:相聚的幸福;相思的渴望和分离的苦涩。所以应该说曾经守卫在这片的土地军人,对通辽的情感是刻骨铭心的。
通辽是战略要地。这片草原上曾经繁衍许多民族。在历史上因为王朝的更迭、氏族的纷争,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战争。在我们守卫的扎鲁特旗地区遗留下来金界壕为证,这里曾经是金戈铁马,旌旗猎猎的古战场。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北方边界发生了冲突使得“北方战事吃紧”。因此,国家从战略全局和边疆稳定的安全考虑,经毛主席批准,在通辽扎鲁特旗组建了守备部队。当时上级赋予我们的任务是:当战争发起时,利用既设阵地大量消灭和迟滞敌人为国家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为野战军机动会战争取时间,创造条件。
由于当时战备的需要和驻地的困难条件,部队刚组建时是一无所有,没有营房、没有食堂、没有训练场、没有防御工事,真是头顶蓝天,脚踏荒原,手握一杆钢枪。从战争需要出发,部队营房布局上要远离城镇和乡村。叫做“山、散、洞”,营房要建在山区,布局要分散,战备紧张时要住到山洞里。这就使部队驻地条件异常艰苦,交通不便,供给困难,物质文化生活贫乏。战士们编的顺口溜“看的人全是男的(营以下部队没有女兵),穿的都是棉的(无霜期短,每年穿七个月的棉服),吃的都是圆的(土豆、萝卜、圆白菜),看电视(信号不好)一跳一跳的,看报纸(一周一次)一抱一抱的”。从交通来说,从部队到鲁北镇没有班车,要搭马车、驴车到鲁北,然后再做六小时班车到通辽,远在云南、贵州、四川的官兵探一次家往返路途要半个月,一个月的探亲假,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同亲人团聚。
面对艰苦的环境条件,广大官兵把保家卫国,热爱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变为保卫戍边,热爱当地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并把这种行动落实到营房建设,国防施工、战备训练,支援地方建设、抢险救灾的实际工作当中,广大官兵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战天斗地,爬冰卧雪。用两年时间靠自己的双手盖起了营房,用八年时间建成了战时可容纳一个军的永固工事。同当地政府和群众一道守望相助,同守共备,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多次出动部队抗险救灾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胜利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卫国戍边的任务,保证了边疆的安全稳定。在完成这些任务当中,广大官兵发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两不怕”精神和“热爱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四边”思想。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就说扎根边疆吧,实际上部队流动性比较大,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是军官的服役是没有期限的,有的要在部队工作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不能过上夫妻共相守,儿女在伴身边的生活。有的家属和孩子随军,爱人安排不了工作,孩子由于驻地教学条件不好,很少有人考上大学的,真是献了青春献了子孙。这种长期艰苦的两地生活是对军人的严峻考验。我们有许多战士入伍两年,营房建成后复员了;有的战士当兵几年是在国防施工的强体力劳动的山洞里度过的;还有的官兵是在战备值班、国防施工中伤残,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把一腔热血撒在了边疆草原。我当时在师前线指挥部政工组,亲自整理和宣传过他们的英雄事迹。每念及于此,我都深深地缅怀为保卫边疆而牺牲的战友。
进入九十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北方战事缓和。守卫在扎鲁特旗的守备部队全部撤销。大部分官兵转业复员到地方工作,通辽成了这些人的第二个故乡。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的战友对曾经战斗生活过的第二故乡梦牵魂绕,怀着渴望到第二故乡看看的心情,多批次地组团来到通辽,到曾经的军营寻找过去战斗生活的足迹,感受通辽的变化。我曾经多次陪他们在通辽参观,回访老军营。几十年过去了,改革开放给通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阔的马路,便利的交通,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商场、宾馆、饭店林立,美化的街角公园,绿化的街道,夜间,整个城市五光十色,绚烂缤纷。战友们对第二故乡的发展变化赞叹不已。不仅想起了当年,探家外出经过通辽时,住宿找不到旅店,有时不得不几个人挤在一张床上;到饭店吃饭要排队、占座位,由于军人不能与老百姓争座位,吃一碗面条要等上一两个小时。现在高中低档宾馆饭店布满大街小巷,生活非常便利,真是今非昔比。
通辽的自然环境变化也使大家震惊,过去平地是沙漠,山上光秃秃;一年两季风,一直刮到冬。现在是山青了,天蓝了,大地一片绿装。我陪同战友到曾是我们防区的扎旗山地草原旅游。战友们在天蓝、地绿、水清、鲜花遍地的大草原上,大口地吸吮着新鲜的空气,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享受着科尔沁特有的幸福感受,有的忘情地豪饮醉在了草原。
从当兵在部队服役二十年到转业地方工作后退休,我几乎没离开通辽地区,我是1972年冬入伍到通辽的,见到通辽的第一印象就是简陋火车站,高低不平的和平路。47年后变化真是沧海桑田、今非昔比。80年代初,我在通辽找到了知音伴侣,我的爱人叫周云清,在盟卫生局工作,小家就安在建国路北侧防疫站院内。是盟卫生局给腾出的十几平米的座西朝东的仓库。房里四面是土墙皮,房顶是高粱桔棚顶。我们自己动手用白灰刷墙、吊上棚纸,砌一间火炕,一个能做饭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就结婚了。几十年过去了,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个人收入的增加,我们换了三处房子,越换越好,现在的住房面积比当初多几十倍。房屋宽敞明亮,各种家具齐全,是改革开放的几十年,国家富强了,通辽建设好了,我的小家庭日子好过了。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祝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祝我们的通辽建设得更加美好,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韩丰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