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鲁特旗蒙中草药资源丰富,野生中药材达100余种,其中,载入《药典》的珍贵药用植物几十种。苍术、黄芪、射干、桔梗等野生药材品质好、有效成分含量高,是全区为数不多的药材基地。
旗生态办主任、现代蒙药全产业链发展办公室责任人乌恩白乙拉:【咱们扎旗的药材品质是非常好的,种类也比较多。这样扎旗无论是土壤、气候、水利条件对蒙药的种植生长这方面是比较有利的。】
蒙中草药种植作为蒙中药材产业链的前端,是保证蒙中药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扎鲁特旗充分利用现有的315种野生蒙中药材、160种野生动物和52万余亩可利用退耕地等资源条件,全力打造现代蒙中药产业药材种植基地。
旗生态办主任、现代蒙药全产业链发展办公室责任人乌恩白乙拉:【去年,全旗蒙药种植面积达到两万四千多亩,今年是预计达到5万亩5千亩。从咱们旗里产业结构调整这块也是,对咱们产业发展有前途,对老百姓有带头作用的这种企业和大户招商;主要咱们把产品卖上好价,再一个就是初步加工,初步加工第一个是升值,第二个咱们运输成本低,下一步咱们带动老百姓及时把药材卖上好价,增加农民收入这块有一个更好的作用。旗委旗政府主要是以“企业+合作社+农户”形式引导发展,因为咱们第一个是老百姓资金投入不太足,再一个市场信息掌握的也不太好,对于这个产业投入高产出也高,相较而已风险也高。所以比较慎重的态度。让企业带动老百姓,老百姓自愿发展。】
悠久的栽培历史,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加之一系列招商政策,吸引许多企业到扎鲁特旗投资兴业。通辽中蒙药业药材示范基地负责人王继红就是其中一位,出生于药都河北安国市的王继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药王“,从小就接触各种药材,不但经验丰富,而且深谙全国药材市场行情。他正是看好我旗丰富的药材资源优势,才将目光投向了我旗市场。2015年,王继红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中蒙药业蒙中药饮片加工企业。2016年开始自己种植药材,并建立了通辽中蒙药业药材示范基地。
通辽中蒙药业药材示范基地负责人王继红:【我们从2015年开始建药厂,2016年的时候就开始建药材基地,并开始发展咱们老百姓种,药厂去年投资100来万,今年效益能达到40万左右。】
建设种植基地,不仅可以为药厂提供原材料,保证药材原材料的正品与纯度,同时也可节省外地购入原材料检验、运输等成本。今年,王继红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流转了700亩耕地用于药材种植。王继红的药材基地除了自种外,还与农牧户合作实行订单化生产,农户只需按基地要求规范种植管理即可,王继红将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回收。
通辽中蒙药业药材示范基地负责人王继红:【我们企业的方式就是把老百姓带动起来,我们药厂有原料就让老百姓种,种完了以后药厂在加工,加工分配到全国各个大药厂、制药厂咱们深加工。政府也是对咱们大力支持,去年政府又给的60亩地,我们厂方估计到明年开始加款,加完了正式投产,现在咱们老百姓有六七家跟我们药厂合作的,明年达到二十多家。】
蒙中医药材产业既是民族产业,也是富民项目。旗委旗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除了将企业的经济实力作为必要条件外,还注重引入从规模种植到精深加工再到销售形成全产业链发展的企业,旨在推进全旗蒙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今年54岁的王兴诚,有着丰富的药材种植经验和稳定的销售渠道。2015年,王兴诚成立诚意药材种植公司,开始和农户合作种植药材。
诚意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兴诚:【扎鲁特旗土地属于盐碱性,比较适合中药材。】
王兴诚在1000多亩地里种植了柴胡、苦参、防风、桔梗等多种药材。他不但“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还带着农民一起赚”。为了方便生产作业,王兴诚还购买了拖拉机、收割机等蒙中药材生产包装机械,这两天他也正忙着跟工人一起收割防风。
诚意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兴诚:【药材通过烘干处理再切片,药材附加值会大幅度提升,如此这样就从卖‘药材’变成了卖“药”。】
作为入驻扎鲁特旗的蒙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龙头企业,王兴诚始终坚持高端种植,高端消费,高端销售的方针,逐渐走出一条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规模化生产道路,蒙中药材全产业链条初见雏形。
诚意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兴诚:【产业链完善,给老百姓留下的利润空间肯定大,能比种高粱玉米强几倍。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把更多的利润留给老百姓,让他们多增加点收入。】
在扎鲁特旗委好政策的带动和宣传指导下,发展蒙中药材种植产业除了靠招商企业的外力拉动外;还鼓励农户积极转变思想观念,调整种植产业结构,提升药材种植发展的内生动力,并以成立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带领群众集中抱团发展,走出了一条壮大蒙中药材发展,促进农户增收致富的朝阳之路。
这两天,乌额格其牧场牧六分场职工张国印格外的忙碌。因为今年,他家地里除了即将要收割的葵花,还有长势喜人的药材——苦参。
乌额格其牧场牧六分场职工张国印:【前两年就种玉米高粱,年景不好干旱浇也浇不起,想着转变一下思路,往药材上发展发展。种苦参这个东西比较皮实,还好抓苗易管理。】
因为以往种植弄作物的经济效益并不高。2017年,张国印尝试在150亩的葵花地里套种了苦参。苦参为豆科多年生半木本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砂壤和粘壤地上均可生长,为深根性植物。看着苦参长的茎粗叶宽,两年后就能见到效益,张国印的心里也暗自高兴。
乌额格其牧场牧六分场职工张国印:【这一亩地要是到五年之后怎么得能打四五千斤,现在的市场价格是在两块,四五千斤咋也能卖七八千块钱。去了成本,这一亩要是五年之后纯利润四五千块钱肯定是能到了,一亩地4000、150亩地60万呢。中草药前景不可能缺的,要是赚到钱了肯定是扩大生产带动亲戚朋友多种。】
在牧六分场,像张国印一样种植药材的人还有许多。为了让零散户种植的药材具有市场竞争力,分场职工赵景龙牵头成立了龍雨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统一提供种苗、集中销售的方式,开启了抱团发展致富路。
龍雨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景龙:【合作社的社员入股统一种植,种植出来的东西最起码有量,产量都上去了,可以跟药厂或者大点有实力的公司、企业能直接的对口,能把这些社员这些东西(药材)集中到一起销售,这样价格能上去了,各个方面都有合作社出面帮着协调。】
虽然合作社成立只有短短的3年,但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000余亩,为实现效益最大化,赵景龙开始尝试生产药材种子。
龍雨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景龙:【我们合作社经过一年多二年的摸索可以产出一部分种子。现在这些就是桔梗,这些仔每一亩地省不少钱,这要是出去买种子差不多一斤得80块钱,一亩地5斤仔,这就400多。为了过年扩大生产了,减少不少投资,一亩地就能省不少。咱们一亩地差不多能出50斤籽,这样式按市场价5块钱一斤的话,还2000多块钱,这样能把这几年的人工钱能省下来。自己种就不需要买籽了,种不了再卖仔的话仔也值钱,这能给合作社又剩下不少钱。】
如今合作社正在稳步前向发展,社员们更是干劲十足。对于今后的发展,赵景龙说,合作社将逐步实现药材种植机械化。
龍雨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景龙:【争取在2020年新增社员,发展社员这让面再增加,中种植面积这方面再增加到500亩,有这样初步的规划。这种东西也得靠先头种这些社员带动,有愿意种的,继续吸纳一部分社员。】
近年来,扎鲁特旗深入贯彻通辽市“九链五都一城一市”的发展战略和旗委、旗政府实施六大产业链工作要求,坚持采取“企业为龙头带动、政府协调服务、农户自愿参与”的运作机制,鼓励品牌企业带动蒙中药材产业,进一步推动全旗中药材在品种选育、种植管理、规模化发展、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并完成种植黄芩、黄芪、生地、射干、苍术、苦参、桔梗、防风等蒙中药材5.5万亩,实施蒙中药材相关重点项目4个,为推动全旗蒙中药材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旗生态办主任、旗现代蒙药全产业链发展办公室责任人乌恩白乙拉:【咱们扎旗蒙药产业作为一个产业来抓,下一步旗委政府这方面工作咱们也是总结经验,要把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同培训人员、组织人员或提供信息这块跟老百姓对接,这样咱们还是提倡以企业为主,企业+支部+合作社+农户,如果有条件的话,企业出资金、出技术指导,老百姓出地、出劳力,这个合作模式也是探讨过,咱们一年种苞米比较好的年头也是每亩挣500块钱,平常都300块钱左右,但是企业跟农户合作的话最低保证700块钱左右,有这个初步计划正在洽谈当中。】
如今,扎鲁特旗的蒙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了一定规模,全产业链条初见雏形,但也存在着蒙中药材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等问题,资源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后续的发展中,扎鲁特旗将在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强品牌打造,提升产品影响力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完善经营主体培育政策体系,逐步建立药材交易市场和网络销售平台,进一步规范中药材市场秩序,打通销售渠道,确保蒙中药材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谢成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