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故事】春节将近思乡切
内蒙古新闻网  20-01-14 09:58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春节临近,朋友、同学间开始互相询问过年回不回家?这个家,不是我们身在其中的心理上的异乡小家庭,而是那隔山跨水、穿江走海的故乡。故乡,是那一缕炊烟下或温暖、或简朴、或殷实的旧居、老屋。春节将至,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乡愁”,这亘古不变的话题,无关年龄,无关时间,只是,在年终岁尾越发的浓烈,越发的心绪难平,越发的在梦里走回故乡,醒来却神思恍惚,不知身在何方。

  喜欢宋人李觏的诗——《乡思》,道尽了思乡而不得的煎熬。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故乡,这提起来就叫人心潮澎湃的词语,“对一个人来说,没有故乡是不可思议的;即使是吉普赛人,也总把他们的营地视为故乡。在这个创造了你生命的地方,会包容你的一切不幸与苦难。就是生命消失,能和故乡的土地融为一体,也是人最后一个夙愿。”作家路遥如是说。这是对落叶归根最好的诠释。

  跟北京的朋友闲聊,朋友口气坚决地说“我回去”。声称回家看望父母后,罗列了一张美食清单,酸菜水饺、煎血肠、铜火锅,隔着屏幕似乎都能感觉到那份对美食的渴望。

  我一向认为,想家,美食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许很多记忆会淡忘,美食对味蕾的刺激留下的记忆,永存。

  春节近了,故乡的亲人也开始自觉不自觉的关注我们的安排、动向。进入腊月,母亲几次给女儿打电话聊天,询问的第一句话都是“过年你们回来吗?你妈他们说没说?”

  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纠结顾虑,考虑方方面面、每个家庭成员的感受,牵绊着我们走上回家的路。女儿的回答也总是模棱两可。“还没最终定下来呢。”可能,最终还是会嘴巴说着不回了,却在一年的最后一天,义无反顾的开车一路狂奔回家。

  故乡,这牵着心、连着血脉的地方啊。

  春节近了,很想家。想念劳作了一年的亲人、父母,他们也在殷殷期盼我们的团聚,没有我们的新年,他们会不会悄悄地抹眼泪?想念从小一铺炕睡大,血浓于水的姐妹兄弟,虽然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打过无数次架,依然是心底最不舍的依恋;想念儿时的伙伴,那份骨子里的心意相通,不是血缘能解释的;当然,也想念妈妈的味道,那各种只有妈妈的那双手才能把握分寸、火候,制作出的各种年货、美食,足以抚慰任何受伤的心、思乡的胃。

  母亲打电话,我推辞了她要给包的豆包,声明我会蒸了。没想到却莫名收到了快递,十来斤豆腐片装了满满一纸箱。

  不会写字的母亲,在邮寄的时候,一定是颤颤巍巍拿出地址、找出手机号码求人代写的。

  这也是我一再拒绝母亲给寄东西、捎东西的原因之一,我不想叫她陪着笑脸去求人。

  春节近了,回乡的路既远且近。故乡小村的样貌,不时在眼前、脑海呈现。那热腾腾的过年的气氛,那浓得化不开的亲情,那火红的对联,那随风飘扬的各色鲜艳醒目的挂钱……无不召唤着游子,归来吧。

  乡愁,不应该总是悲悲戚戚,应是豪迈而慷慨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故乡,在等你,温一壶老酒,和一首老歌。(曹金弘)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