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帮困解民忧——记兴和县店子镇喇嘛营村驻村第一书记高颜清
内蒙古新闻网  20-01-15 08:29  【打印本页】  来源:乌兰察布新闻网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他住在偏远的小山村,干得实,做得真。一年半的时间,540多天的日日夜夜,他和村民心贴心,为村民办好事、做实事,用真情赢得了村民的交口称赞……他就是兴和县店子镇喇嘛营村驻村第一书记高颜清。

  2018年6月,兴和县自然资源局的高颜清被组织选派到喇嘛营村担任第一书记,就从这天起,高颜清决心把根扎在喇嘛营村,带领村民走向通往幸福的道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强基固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摆在高颜清面前的首要任务。喇嘛营村共有党员29名,他从关心全村党员入手,逐户进行走访,看望慰问老党员,帮助干农活,解决实际困难,在密切与党员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做党员思想工作,逐步拉近党员与群众的距离。在此基础上,他因势利导着力做好“五个一”重点工作,即建强一个班子、上好一堂党课、走访一遍农户、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协调落实一批帮扶项目。经过高颜清的不懈努力,有段时间没有组织生活的党支部活跃起来了,新改选的班子强起来了,支部的威信树起来了,“堡垒”的战斗力激发出来了,他为喇嘛营村打造了一支勇于担当、踏实干事的党支部。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高颜清深知,摆脱贫困不仅仅是摆脱物质上的贫困,更重要的是要摆脱意识和思想上的贫困。驻村后,他边走访边熟悉环境,与村民促膝谈心,了解情况,沟通感情,耐心宣传党的扶贫政策,鼓励村民树立脱贫信心。

  喇嘛营村居住在一个半山坡上,背后紧靠大山,从山里流出一股泉水,早在九十年代初,截伏流工程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因当时的条件所限,再加年代久远,近几年高处的住户,自来水设水了,低处的人家虽还有一点水,也不够用,人畜饮水使村民苦不堪言。于是,高颜清和村支部书记协调镇政府和县有关部门投资67万,请有关技术人员经过测量,重新启动了截伏流工程,水流量很大。经沉淀、过滤等处理后,干净清洁的自来水便流进了各家各户,彻底解决了村民的人畜饮水。“终于不用为饮水发愁了,拧开水龙头就有水用,真方便。”村民侯万云拧开自家的水龙头,看着干净清洁的自来水哗哗地流出来,笑得合不拢嘴。他告诉笔者,我们村能重新吃上自来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扶贫工作队。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喇嘛营村贫困户发展项目以养牛、养羊、养驴、养鸡、玉米、土豆、杂粮等产业项目为主,通过种植养殖结构调整,促进了种植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今年“点餐”良种母牛27户购买27头,补贴金额16.6万元;“点餐”羊11户购买57只,补贴金额6.27万元;毛驴5户购买5头,补贴金额2万元;“点餐”养殖鸡72户购买1440只,补贴金额1.4364万元;“点餐”种植业4户种植65亩,补贴金额1.3万元。危房改造33户,全部住进了砖木结构的红瓦房。投资1.8万元,为村委会办公室安装了取暖设备,投资1.0250万元,慰问全村常住户暖水瓶205个,中秋节慰问全村常住户月饼、苹果等。

  喇嘛营村过去天一黑,什么也看不见,高颜清征得单位的同意,投资4万元为村里大街小巷安装太阳能路灯115盏,现在天一黑,光明一片,出行特别方便。上了年纪的人说,活了这么大岁数,梦也梦不见小小山村还有路灯,感谢扶贫队的高队长。

  高颜清表示,今后将继续为喇嘛营村多干实事好事,为贫困户找致富项目,为村民谋福利,解决村民反映的重点问题,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喇嘛营村的变化,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吕铎)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