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的报纸收藏大王
内蒙古新闻网  20-05-22 09:51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新闻网

  初夏时节,草长莺飞,包头再次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旅游季节。在黄河谣景区,一个老报纸展览馆吸引了诸多游客关注的目光。从1937年卢沟桥墩堡抗日烽火,到1949年天安门城楼伟人宣言;从1954年共和国首部宪法诞生,到1964年罗布泊大漠巨云升腾;从改革开放到港澳回归,从黄河雄姿傲神州到北京奥运惊世界;从绥远古城吹起和平号角,到富饶神山唱响草原晨曲……大家在纷纷慨叹这些老报纸文化内涵深厚的同时,也不禁被它们的主人所深深吸引——孙凯,1975年出生,一个地地道道的包头人。

  说起收藏老报纸的缘由来,孙凯坦言纯属偶然。“那是在2012年,我去一朋友家做客,偶然间在他的书房里看到一张报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老《人民日报》号外,那新奇的内容,泛黄的颜色,立刻让我爱不释手。从此,我就对有着年代感的老报纸格外关注,看到了漂亮的总要买回家据为己有。久而久之,家里的老报纸就多了起来,但还没到真正收藏的地步。后来,亲友在黄河边建设了黄河谣景区,二楼大厅一直空着,亲友想办个有文化品位的展馆供游客赏览,思来想去,最后就决定办个老报纸展,而收集报纸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肩上。”

  从此,孙凯成了旧书摊、老书店的常客,同时加入了多个老报收藏微信群,时常关注网络信息,与全国报友进行学习、交流、互换,渐渐入了流,也有了收获。

  孙凯说,收藏老报纸要有明确的目的,也就是说要有主题,形成系列,这样才能成气候,有看点,有价值。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主题,首先要收藏有《人民日报》,其次是全国各省市区的党报,这样30余份报纸收藏全了就叫“北京奥运大全套”。再比如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每十年的国庆报道,人民日报及各省市区党报都做报道,收藏全了也是大全套,价值珍贵。邻人欣慰的是,经过不懈努力,这几类大全套孙凯全部顺利收报入仓。

  有些珍贵的老报纸,得来真的是大费脑筋,大费周折。1949年10月2日出版的《内蒙古日报》,报道主题当然是开国大典,意义非凡,但孙凯只知道有这样一份报纸存在,网上、店里咨询、打问了好长时间,就是找不到。一次与湖南一位报友在微信交流时偶然问到此报,对方坦言自己就有,但好说歹说不愿出手。孙凯与这位报友缘分不浅,已前前后后相互交流了上千份报纸,孙凯就继续跟他聊,聊着聊着就聊到这份报纸。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一天,报友终于被他打动,把那份老报纸拱手相让,“你是内蒙人,这份报纸放你手里更有意义。”孙凯为之而付出的是5800元,但他坦言,值!

  孙凯手里有两份老报纸合订本最为报友们羡慕,一是1949年9月的《解放日报》合订本,全面报道了首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盛况;一是1949年3月、4月份的合订本,翔实记录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灭亡的全过程。

  问到价值,孙凯笑了,“有些东西无法用价值来衡量,比如那份报道草原英雄小姐妹事迹的《内蒙古日报》,在白云布展时正好遇上小姐妹在馆里,我急忙拿报纸让她们签了名,这份报纸一下子就珍贵了不知多少倍。我拍照发了朋友圈,全国报友一片惊呼,牛啊,太牛了!”

  品相完好,内容有意义,就可以收来,因此收藏老报纸不会走眼,但捡漏的时刻却时有发生。有一次,孙凯在网上闲溜时,忽然发现有人出售1940年7月-9月《大众日报》的合订本,声称是地方小报,低价处理。孙凯知道,《大众日报》可不是什么地方小报,而是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他当即花100元买下。到手后,合订本品相上乘,尤其是百团大战等内容异常精彩,把自己激动了个够,也把全国的报友们眼红了个够。

  除了老报纸,孙凯还收藏有不少异形报,名片大小的《人民日报》微缩版,8连版的连体报,用3D眼镜观看的3D报,晚上会发光的月亮报,加了香料的驱蚊报,用丝绸印刷的丝绸报等等,令人眼界大开。

  目前,孙凯正在潜心于《内蒙古日报》大全套的收集整理工作中。孙凯说,他希望社会各界能给予他大力支持,帮助他实现这个梦想。

  已然拥有20万份老报纸的孙凯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在现有黄河谣景区几百份老报纸展览馆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建个真正的老报馆,让目前囤积在3个库房里的所有老报纸重见天日。

  老报纸是精修的环球日志,记录时代春秋。老报纸是散装的百科全书,见证家国成就。

  一份老报纸,就是一扇历史的窗口,回眸过往,新启序章。一份老报纸,就是一方时代的印章,铭刻历史,鉴证时光。让我们跟随孙凯的脚步,走进他的老报世界……(张鑫)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