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有个“庇护工厂”,不一般!
内蒙古新闻网  20-05-22 10:03  【打印本页】  来源: 东胜发布

  在东胜,有个幸福的角落

  ——“庇护工厂”

  在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之际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庇护工厂”里这些可爱又可敬的人

  ↓↓↓

  日前,在东胜区建设街道的残疾人之家——温馨家园里的“庇护工厂”内,几名残疾人朋友正在进行手工制作,皮钥匙扣、中国结……制作现场温馨而有序。

  制作手工

  今年31岁的韩琛琛由于下肢瘫痪一直待在家中,偶然得知街道有针对重度残疾人提供的就业项目和专门的场所后,她慕名来到街道的“庇护工厂”。从手工制作学徒干起,经过一年多的勤学苦练,如今的她已成为“庇护工厂”的一名经验丰富的手工老师,这份工作不仅给她带来稳定的收入,而且让她的生活也丰富了起来。

  “我以前很自卑不愿意出门,有了‘庇护工厂’这个平台后,每天跟大家在一起聊聊天,做做手工,感觉自己变了样儿,特别是通过传授手工制作的手艺让我帮助到了更多残疾朋友就业,我感到很荣幸。”

  ——韩琛琛

  “庇护工厂”又称“福利工厂”、“保护性工厂”。专为不能通过一般途径就业的智力、精神、肢体重度的残疾人提供职业训练和就业机会的场所。在东胜区,很多像韩琛琛一样的残疾人通过在“庇护工厂”工作,不仅获得了劳动报酬增加了收入,而且参与到了社会活动中。据东胜区残联副理事长召日格图介绍, 2017年,东胜区打造了全市首个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温馨家园,截至目前,东胜区已经启动运行了5个温馨家园,依托各街道的温馨家园,通过分设“庇护工厂”,实施小型的就业项目,帮助残疾人就近就便实现就业。目前,东胜区5处“庇护工厂”已实现就业55人。

  “庇护工厂”

  近年来,东胜区通过按比例安排、集中安置和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推进残疾人就业。以培训、引进项目、发放贷款、建立“庇护工厂”为突破口,推进康复服务、教育培训、就业指导、社会保障、维权、生活照料、文体活动、无障碍等方面全面发展,多措并举拓展残疾人保障路径、搭建残疾人创富平台、增强残疾人增收造血功能,让残疾人实现自我,融入社会。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