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右中旗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质不断提升,涌现出一批时代精神的体现者、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尽责圆梦的先行者。科右中旗5名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他们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或敬业奉献,或孝老爱亲,或自立自强……他们用悄无声息的文明之举,为科右中旗增添暖意。今天带您认识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常玉芝。无私奉献 大爱无疆走进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巴扎拉嘎中心校查干宝浩教学点常玉芝老师的家中,看不到豪华的家具,看不到漂亮的衣服,却看到她的床头、书桌摆满了书。1984年,常玉芝踏上了农村教育的“三尺讲台”,成为巴扎拉嘎中学的一名化学教师。从那时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那时候,农村学校里留守儿童很多,从学习到生活,常玉芝全身心呵护着每一名留守儿童。在常老师的抽屉里,经常放着红糖、姜、创可贴、酒精等用品。班里有学生肚子疼,她就会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姜糖水。有学生不小心受伤了,她会及时处理。有的学生发高烧,打不通家长电话,常老师就自己送学生去医院。每天天不亮,农村家长就去地里干活,很多学生早上吃不好,中午就吃些方便面、火腿肠。常老师就经常多炒些菜、熬些粥,带到教室给学生们加餐。
常玉芝给教学点的孩子们上蒙语文课2008年,常玉芝任教的巴扎拉嘎中学与中旗第六中学合并,许多优秀的老师调入旗里工作,而常玉芝毅然选择留在了农村。很多人都不理解她的决定,可她却说:“农村的孩子更需要教育。”调入小学后,她申请到查干宝浩教学点工作。教学点条件简陋,学生多、教师少,同时她还面临转岗的难题。原来她在中学教化学,到了小学要教语文和数学,可她通过刻苦努力很快就胜任了新的教学任务。
常玉芝在辅导孩子们做功课查干宝浩教学点有个叫敖敦的学生,从小学习成绩很好,但由于有先天性心脏病,家里为了给他治病欠了许多外债。读到高中时,敖敦面临辍学。为了帮助这个优秀的孩子,从敖敦高中起,常玉芝每年资助他5000元,一直到敖敦大专毕业。现在,敖敦已找到工作。常玉芝的大爱,换来的是学生们对她的感激与感恩。她的学生常说:“常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我们永远也忘不了常老师!”常玉芝为农村教育事业默默奉献了36年,她把无限的爱与关心送给了她的学生。她像一根红烛,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了温暖和光明;她似一场甘霖,滋润着校园里的一颗颗“幼苗”。(白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