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就应该绿树成荫
内蒙古新闻网  20-06-17 16:22  【打印本页】  来源: 阿拉善盟广播电视台

  我的家乡就应该绿树成荫,这是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孟和巴依尔27年前回到家乡开始植树治沙时说的一句话。今天生态脆弱的家乡,一丛丛梭梭、白刺迎风摇曳,4000亩草场成了家乡的生态福地和致富宝地。

  进入六月份,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孟和巴依尔家草场上的梭梭、白刺、柠条等耐旱植物已是一片嫩绿。孟和巴依尔和老伴胡娜仁正用电动三轮车拉着水去种树。

  27年前,孟和巴依尔家承包了4000亩草场,但是这片草场紧邻腾格里沙漠,跟他理想中的草场相距甚远。

  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孟和巴依尔

  盐碱地和荒漠化草场各一半,风沙大的时候,飞沙走石,说实话,你眼睛都睁不开。

  孟和巴依尔告诉记者,这是他父母以及祖辈生活过的地方,这片草场不能这样继续荒芜。于是在1993年,他辞掉工作,回来开始改造这片草场。

  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孟和巴依尔

  我有决心改造它,就是下了这个恒心,就是我非得把这个地改造出来。

  从此,孟和巴依尔和家人开始了治理这4000亩草场的工作。首先开始改良盐碱地,用羊粪铺在沙地上,改良土壤。

  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孟和巴依尔

  最起码得铺一尺厚,那才能把盐碱地改造过来。一春天我才铺了两亩多地,种下的玉米不一样,一亩地能打一千四百多斤。

  接着,孟和巴依尔开始在沙地上种梭梭,柠条等耐干旱的沙生植物,用来防风固沙。

  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孟和巴依尔

  就火柴棍那么粗苗子,当年的苗子就那么细那么小,我们就没有想到长成这么大。这是我们一桶水一桶水浇出来的。

  经过27年坚持不懈努力,孟和巴依尔家的草场已经完全告别土地沙化以及盐碱地的状况。每年春天,草场上鲜花盛开,夏天绿草满地。孟和巴依尔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传统放牧的经营模式,依托梭梭、白刺嫁接苁蓉、锁阳,发展特色生态产业,给孟和巴依尔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孟和巴依尔

  效益也好,一个梭梭(种苁蓉)顶七个山羊的收入。

  同时草场上植被种类越来越多,孟和巴依尔的收入也越来越多元化。

  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孟和巴依尔

  沙冬青、梭梭、花棒、沙拐枣。前几年的话,光种子收益,一年我就几十万就回来了。

  现在孟和巴依尔家里只有八十只羊,主要用于家里日常食用。牲畜的减少减轻了草场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和收入增长进入了良性循环。

  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孟和巴依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也绿了水也清了,你的生活环境、条件自然就改变了,你的收入跟着就上来了。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